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8-13 01:06:58

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求知态度普遍很差的特点,职高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怎样让全体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全面提升数学素质,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体会,即:中职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基础、树立信心、创新教学、寓德于教等。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注重基础 树立信心 创新教学 寓德于教

中职学生是通过中考筛选而来的,总体来说,学业基础普遍较差,成绩自然不是很理想,甚至个别学生可以说是在中小学就被“边沿化”的学生,数学成绩尤为薄弱。

数学作为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还能开发智力,促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数学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厌学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在思想上放弃,产生了数学无用论,这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怎样上好职业高中的数学课,全面提高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一位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几年的职业实践,现就数学课堂教学略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实施情感教育教学

教师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人。学生信赖了你,就会“亲其师而后信其道,信其道而后从其教”。

做中职学校的数学老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要正确对待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做教师的都不能好好地正视这些学生、关心这些学生,那么他们就更看不起自己,更容易自暴自弃。因此要“持之以诚”,“动之以情”,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二、 注重基础教学,防止教与学脱节

吸收、消化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初中教学的实际,明确、细致地把握初中生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状况。《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关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叙述是:“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社会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运用能力”。鉴于数学课程在职业教学的基础地位,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内容的取舍都要取决于不同专业课程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应由此做出相应地调整。

三、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分层提高,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情绪和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实践证明,考试成绩好,问题解答巧,受到教师表扬,或者听懂一次课、掌握了一种方法、解决了一道难题,都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和成功的喜悦,这种情绪又将激发起学生更高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我在教学中实行了分层教学与分层考核。

1.实行分层教学。由于中职学生入学时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加之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进行分层教学,以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2.实行分层考核。在实行分层教学的同时,进行分层考核。如果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试卷去考试,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给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因此,我在考核时把试卷分成了A、B两套,供同学选择。其中,A卷的内容主要考查“双基”及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卷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知识,力求做到不低于教材的基本教学要求。在试卷的选择上,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必要时,教师可以提出参考意见。在考试的评价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激励式评价,以发挥评价在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四、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横向联系,凸显数学的应用性教学

“应用数学”意在强调数学要懂得应用,因此,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专业学科向数学的渗透,填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的距离,使课堂教学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学生只有看到数学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寓德于教”,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教书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教学中应当渗透职业素养的培养。如负责精神、合作精神、细致耐心的品格、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在教学中渗透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技能的获取,同时也是学生体验情感、锤炼品格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师生结合实际,互学共探

进入新世纪以来,诸多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拓展了数学教师包括职业教师的理论视野。但在具体的教学时间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切合自己教学对象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排除学习压力和障碍,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中职数学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目的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写一两个教案就能解决,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按教学规律办事,并兼顾职高学生的基础、年龄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并突出专业特色,相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尔升《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题》.数学通报

2.王素军《专业课教师分层教学能力策略分析》.职教论坛

3.李吉会《学业成绩评价的四个观念转变和策略》.教育科学研究

毕业论文

上一篇:英语高考中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的句型总结 下一篇:课堂教学,用效率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