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控制

时间:2022-08-13 12:36:58

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控制

摘要:加强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的质量控制,合理掌握技术标准,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平,也是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的关键。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与案例方面具体探讨了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控制措施与效果。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路基

Abstract: strengthen highway roadbed fill the earth-rock mix quality control, reasonable grasp the standard technolog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highway, the service level, is als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operation cost of the ke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tself, from theory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case of highway roadbed fill the earth-rock mix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effects.

Key word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roadbed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路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不仅影响公路营运的安全,而且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1】。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多采用混填路基。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控制研究,探讨实施规范化的公路质量管理的措施。

1 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控制理论分析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公路全线,并与沿线的桥梁、隧道和涵洞等相连接,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先决条件, 它与路面共同承担汽车荷载的作用。因此,加强质量控制路基尤为重要。具体的施工控制措施有:

1.1 做好物质准备

路基工程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多,质量要求高,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必须抓好购置、调配、运输和储存的准备。在合格的材质中,通过试验尽量选用与旧路路基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若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匹配料源,应做大量的对比试验,选取一种好的施工材料【2】。

1.2 准确施工测量

准确的施工测量是保证路基施工顺利进行和线形质量的关键,所以在路基施工前必须对导线点、水准点、纵横断面进行复测,并应符合规定的测量精度。施工时如有重要标志桩丢失,应及时进行路段复测。同时要做好施工放样检查,对路基中桩恢复定线,以及横断面的施工放样尺寸进行检查,确保线路和路基的几何尺寸【3】。

1.3 严格碾压

碾压质量控制包括选取合适的压路机吨位、型号、压实遍数、压实方法及压实的均匀性等。高等级公路路基要求较高的压实度,这就要求大吨位的压路机与之相配套【4】。不同种类的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不同,振动碾压砂砾土能得到良好的压实效果,而振动碾压粘性土能得到最佳速实效果。填土表面平整性也是影响压实均匀性的因素之一,常出现凸部超密而凹部欠密的不均匀现象,因此,严格控制路基碾压前的填土表面平整性也是很有必要的【5】。

1.4 排水设计

路基排水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地下水及地面水及时的排出公路范围,使路基始终保持干燥、坚实和稳定的状态。路基排水设施主要由坡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组成。坡面排水设施由排水沟、排水管、涵洞等组成,地下排水设施有盲沟、渗沟、渗井等组成。对于公路路基排水设计,要针对公路沿线不同地理、地质、降雨量,对排水重点路段进行设计洪水位计算,力求使路基排水设计符合具体情况,避免因预估设计洪水位不准而造成排水设施排水能力不足或排水设施尺寸过大而造成浪费【6】。目前公路路基排水一般采取“拦、截、疏、排”的处理方法,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在对水流进行早接远送、迅速引离路基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进出水口的工程处置措施。

2 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控制-案例分析

高速公路某某段属滨海冲积地貌单元,线路所经区域为河陆变迁频繁,鱼塘密布,芦苇丛生,地下水位埋藏浅,又丰富,稳定水位一般在自然地面以下0.3m左右,属地表潜层水补给。土质松散,中压缩性,力学强度低,平均厚度20m左右,地基允许承载力120KPa,平均天然含水量在28%以上,渗透系数高,属中压缩性土质。

2.1 路基排水

本工程对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本工程根据地质实际情况,为排除路基地表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清表后沿路基纵向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沟要求宽1m,深0.5m~1m,同时根据现状地形开挖若干横向沟槽,形成排水系统,排入就近河沟,通过排水,加快路基土质固结沉降,从而提高了路基承载力。

2.2 沟渠处理

由于工程内沟渠密布,在路基填筑施工中会大量碰到沟渠。本工程采用抛石挤淤法施工,则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造价低,实际效果较好,具体施工方法:先沿路中心线向前填筑,再逐渐向两侧扩展,当横坡陡于1:10时,自高侧向低侧抛投,使低侧边部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石块抛出淤泥顶面后,采用小石块填塞垫平,再用重型机械碾压紧密,然后在其上按一般路基填筑。

2.3 吹填土处理

吹填土是路基工程中泥桨泵吹填土方后堆积在场地形成的,一般层厚约1m,为砂质粉土,吹填后由于没有扰动,土壤中毛细管闭塞,土中自由水不能通过毛细管上升排出,土壤空隙含大量水份,承载力极低,若采用塘渣置换,则工程造价较高。本工程根据砂质粉土易透水,易固结的特点,先用挖机等机械外力,充分扰动土壤,使土壤液化,这样土壤空隙中水份就能随毛细管上升排出,土壤中土粒重新排列,相互挤紧,土的空隙体积变小,土层就会固结沉降,同时开挖排水沟,一般比路基深0.5m~1m,使路基渗水及时排出,通过多次反复后,可使土层迅速固结,满足路基填筑要求。

2.4 路基填筑

本工程道路全线均采用塘渣填筑,塘渣中石料强度为12MPa,含泥量为15%,塘渣要求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cm,底层填筑适当放宽,塘渣最大粒径在路床顶面以下30cm范围内不应超过10cm,其余不超过分层厚度的2/3。同时填筑时注意以下三项问题:(1)先填最低处,逐层过渡到平面,如原土与回填土相接处坡度过小时,用挖掘机挖成台阶状,进行搭接碾压回填。(2)填筑时应尽量形成大面积碾压作业,对无法碾压到的边角,用打夯机逐层回填。(3)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土壤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当达不到要求时,应洒水或晾晒。

本工程通过以上的施工措施,保证了路基施工的安全,经过一年多的通车试验,未发现排水不畅与路基沉陷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曾江洪.试论高速公路全面质量管理[J].湖南交通科技,2000,(3):37-39.

[2] 王济川.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质量控制[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3] 刘敬华.山区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2:19-20.

[4] JTG D7O- 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5] 吴道尧,林刚.硖尖公路软土路基设计与施工[J].浙江交通科技,2005,1:9-10.

[6] 王云明.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实用手册,2006.

上一篇:公路路基以及公路路基土方施工方案 下一篇:天津市环宇道跨线桥工程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