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会计核算内容探讨

时间:2022-08-13 10:32:43

价值链会计核算内容探讨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价值链会计的核算内容这个问题,分为三部分,首先由交易费用理论得出价值链会计的核算内容,接着指出价值链会计核算内容界定的理论基础,最后叙述了价值链会计的核算模式――账户设置、具体核算内容、实现途径等。并讨论了核算内容界定对价值链会计报告的影响。

[关键词] 价值链会计 核算内容 交易费用

价值链会计相关的文献却较多,但是大多集中于基础理论方面,有关应用理论、核算内容、模式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基于交易费用视角指出了对交易费用的核算计量是价值链会计的重要内容。

一、价值链会计的核算内容界定

阎达五(2003)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大体上可归纳为:疏通信息传递渠道,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价值链会计服务于价值链管理,为了实现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效的途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很大部分属于交易费用、协调成本和组织成本。这些费用往往发生在企业价值链的各个节点,因此,价值链会计有必要也有可能把这些费用准确地披露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降低此费用的空间,达到优化价值链的目的。因此,价值链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协调成本和组织费用。

有关交易费用的内容界定,我们先看一下有关学者的界定。交易费用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张五常、诺斯等。诺斯则生产过程来说明交易费用,在他看来,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生产物品或劳务,要受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制约,付出转化费用和交易费用,转化费用与交易费用之和等于生产费用。本文采用诺斯的交易费用定义,把交易费用看成是除转化费用以外的生产费用,包括信息费用、合约费用、运输费用以及贸易税费等。

由上文交易费用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的总费用包括交易费用和转化费用。内部交易费用通过计量核算以后,可以与本企业同行业、规模相当的收益状况最佳的企业作为参照,找出差距和不足,减少交易费用,达到优化价值链的目的。例如,企业应酬费用可能存在过高的情况,如果与同行比较就可以找出差距以减少开支。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不同,所以外部交易费用可比性相对来说较弱一点。所以外部交易费用不但要像内部交易费用一样与同行业进行比较,而且还要分析是否存在降低外部交易费用的空间,还要考虑与产业价值链上其他企业的协作,达到价值链联盟交易费用的合理使用,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价值链会计核算内容界定的理论基础

本文把交易费用的计量核算作为价值链会计的主要核算内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由价值链产生的原因开始分析。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学方法解释了价值链形成的原因,着重在于考察效率和最小化费用。

首先看一下价值链产生的原因。威廉姆森(1979)开创性地建立了交易维度理论,将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从泛泛的分析落实到影响交易的因素之上。威廉姆森认为处在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着混合组织形态。相应的,在科层与市场这两种治理形式之间存在着混合治理的形式。也就是说,价值链是介于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一种形式,同样价值链治理模式也就是介于市场和科层两种治理模式之间的一种治理模式。总之,价值链产生的动力在于有效的避免存在于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和存在于科层之中的组织费用。

拉森(Larsson,1990)指出作为超市场契约的价值链这种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市场交易的转移成本。

由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企业构建价值链在于降低费用,有利于公司价值创造。因此,价值链治理的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价值链中的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要降低这些费用,首先要发现这些费用并进行计量,找出能够降低的点。因此,就需要交易费用的计量,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的核算内容。

因此,建立在价值链治理基础之上的价值链会计的核算内容也应体现这一目标,所以,本文把交易费用的计量作为价值链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三、价值链会计的核算模式及财务报告

价值链会计中用于计量费用的账户可以设置三个总分类账户――交易费用、组织费用和协调成本。

交易费用账户主要用以核算企业的外部交易费用,即市场型交易成本,即为了进行市场交易,为了利用市场而支付的费用,其包括发现交易对象,表示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和约,督促合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费用。市场型交易费用=物资采购杂费+营销费用+招聘员工费用+营销人员薪金培训费用+坏账损失、与客户消费者的诉讼费用及相应赔偿。

组织费用主要用以核算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即管理型交易成本,是企业组织的建立、运行费用。管理型交易成本= 员工罢工或怠工导致的损失+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管理人员薪金、培训费用+董事会会费+监事会会费。其中,员工罢工或怠工导致的损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时的收入-企业员工罢工或怠工时的收入-企业正常生产时的耗费+企业员工罢工或怠工时的耗费。

协调成本主要是用以核算企业的政治易成本,包括企业负担的税收、行政性收费负担及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公众的沟通、协调方面的支出。政治型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企业与政府、公众的协调沟通费用。

各个总分类账户下设置各种明细账核算各类具体的费用。这几个费用账户与传统会计的费用账户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在价值链会计中把其单独反映。将其单独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与同行业或历史数据相比,判断费用得合理性,还可以找到降低费用的空间。

关于费用数据收集的实现途径,张林等(2005)指出价值链会计主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现阶段主要是实行ERP。ERP 主要解决了企业内部价值链问题,把企业内部价值链全都反映出来。所以企业内部费用――组织费用的计量主要依靠内部的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的分析,张林等(2005)指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是统一会计要素标准,即推行XBRL。XBRL是一种可免费取得的财务报告电子语言,它基于可扩展标识语言的结构,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去编制公司财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在价值链联盟的传递与共享成为可能。

通过这些费用的计量,要达到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实现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目的。周航等(2008)指出通过管理型交易成本的计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如果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过高,说明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瑕疵,可能对下属部门、员工管理过于松散从而导致不能完成既定任务,或过于严格导致企业内部冲突加剧,或企业组织层级设置不合理、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等等,管理型交易成本可以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效率评价指标,起到协助企业内部管理考核评价的作用。企业市场型交易成本的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同外部市场的相互关系、协调程度。根据费用的高低不断找出优化企业价值链的途径,实现价值链各个企业的共赢。政治型交易成本反映了企业享用企业所在地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所付出的代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政府的管理效率。

按照以上对价值链会计内容的界定,价值链会计报告的内容与传统会计相比也应包含专门对以上三种费用的披露,以满足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目的。黄晓波等(2006)认为交易费用财务报告可分为两种:一种反映企业的制度特征,另一种反映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和保障程度。前一种包括三种交易类型――市场交易包括商品市场交易、资本市场交易和劳动力市场交易的交易额和交易费用;企业内交易包括横向交易和纵向交易的交易额和交易费用;政府易包括政府收费和政府税收。后一种报表反映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实现和保障程度的交易费用。但是,价值链会计的财务报告不仅应包括以上内容,而且还应该分析各种费用背后所包含的价值链各结点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价值链成员间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3(2):3~7

[2]Coase,R.H.The Problem of SocialCost.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60(3):1~14

[3]张 林 于富生 王加灿:关于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5(5):45~47

[4]周 航 侯铁峰:交易成本的会计计量研究[J].财会研究2008(18):221~222

[5]黄晓波 郑雪雁:交易费用会计研究[J].财会月刊,2006(9):9~10

上一篇:季报信息含量实证分析 下一篇:会计信息失真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