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还是用户?

时间:2022-08-13 10:23:23

报纸是什么?这个问题不难界定,从商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等方面,很容易把它的定义锁定。最近盘旋在脑海中的一个问题,不是这个,而是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看报纸的人,是什么?叫什么?

这大概算是“级”的问题。谁不知道看报纸的人叫“读者”?这么明显的问题都想不通,显然是老高的大脑受了某种刺激。没错,听讲座听的。讲课的是一家知名报社的社长,他提到自己的一个理念:不再用“读者”这个说法,把“读者”转化为“用户”的概念。

什么是报纸的“用户”?“用户”的定义可以简单认定为“使用者”,但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使用者”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概括用户的内涵。用户首先是使用者,这毫无疑问。但“使用者”背后,体现的是用户的主动性。也就是说,首先产品“有用”,才可能出现“用户”。产品如果没什么实用价值,就无法形成购买行为,也就不存在“用户”了。

“读者”的概念,则是被动性的。报人主观地认为,报纸只要印刷、发行了,就会有人“读”,因为“必然”有人读,所以把用户定义为“读者”。事实上,订阅、购买报纸的人,首先在购买行为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是否阅读上,也是主动而非被动的。

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报人是带有很强主动性、主观性的。“用户”这个概念则提醒我们,报人的主动性、主观性,必须服从于用户的主动性;适当的时候,要“被动地”跟着用户的需求走。在服从和服务于宣传大局的前提下,办报的规律,都要服从于用户的市场特性,否则,无以立足。

“用户”是主动的,显然要比被动的“读者”挑剔许多。这种主动性,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会轻易购买。不喜欢的东西,甚至虽然喜欢,但觉得“不值那个价钱”,就不会产生购买行为。也就是说,必须他觉得“很有用”,才会购买。这和产品质量没有直接关系。产品再好,对他无用,那和废品也没什么区别。

其次,忠诚度低,对产品的更新频率高。换句话说,就是“喜新厌旧”,甚至“不喜新”也会“厌旧”。很多用户对产品有意见,他们的处理方式是“连反馈都不会,直接抛弃”。很多商家对此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越是挑剔的客户,往往越是忠诚的客户;因为那些“不挑剔”的客户,选择的不是投诉、反馈,而是抛弃。

如果把“读者”的概念更新为“用户”,那报人需要做的,也是显而易见。首要的,就是增强报纸的“有用性”,也就是实用性、服务性,让用户感觉到这份报纸的确“物有所值”。

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报纸这一商品,属于“信用商品”,有点像银行发行信用卡,只不过反过来了:银行的“信用卡”,“信用”的考核对象是消费者;报纸这个“信用卡”,“信用”的考核对象则是报社。之所以这么说,关键在于报纸这一商品的购买方式。

一般情况下,报纸是零售和征订两种发行方式并行。对征订而言,报纸要想开发一个从没有订过报纸的新客户,比其他产品开发新客户要困难得多。比如手机要想开发新客户,即便消费者对其性能不了解,但“钱货两清”,钱交上,手机到手。报纸则属于“款项预付”,整个产品的交付过程要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一个对报纸订阅完全没有概念的用户,想要产生购买行为,就要付出比普通商品更高的心理代价。因为交上钱,他得到的只是一张订阅单据,看不到商品。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他必须对这家报社十分信任,至少知道有这张报纸,而且报纸有一定的名气和较强的公信力。

第二,订阅是有一个时间期限的,一般为一年。交上钱之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无法中途退订。那么,如果中途用户对产品不满意,更换或者抛弃这一商品也会比较麻烦。即便可以随时退订,很多订户还会有个顾虑:你能不能保证每天的报纸都一样好看?比如订奶,消费者看了今天的“样品”,对这个月的牛奶也就放心了,因为牛奶可以在流水线上生产,品质差异小。报纸呢?当用户发问“你能保证每天品质如一吗”,报人如何回答?或许他会说,新闻每天都不同,所以报纸很难天天精彩。这是事实。但如果我们把读者作为用户,那么,这样的回答显然无法令人满意。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上一篇:从直呼其名说起 下一篇:审理诽谤案件须区分舆论权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