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オ

时间:2022-08-13 09:07:41

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オ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理教学课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下降.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改实施,新的教学模式逐步走进物理课堂,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在新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物理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世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物理应用型人才.

一、实验情景创设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其中的很多物理原理都是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的.所以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将很大程度上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首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演示物理现象,让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好奇心,从而将更多地注意力放在本节课的物理学习上.其次,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模拟,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先经过教师对实验原理的讲解,再由教师动手在课堂上进行物理实验演示,最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物理实验的奥妙,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物理知识.通过教师利用实验进行课堂实验的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比如,学习“磁现象与磁场”这一节课程时,老师可以事先在实验台下藏一块磁钢,然后在进行新课的引入过程,向同学们演示在实验台上用硬币堆积木的实验,让同学们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实验结果推测,会有学生提出硬币堆积木不成功的看法,这时老师以实验进行结论验证,结果硬币却可以稳立不倒,最后成功用硬币完成堆积木.然后问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同学们积极联系本节知识,结合实验现象,就会对“磁现象和磁场”有更深的理解.这种在课堂上引入小实验的情境创设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引起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生活情景创设

物理知识大多接近生活,并来源于生活.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生活情景创设进行物理知识的探讨.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物理知识积极转化到实际生活中,促进知识的同化吸收.

比如,学习“超重与失重”这一节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老师知识通过课本将超重与失重的概念以及应用原理教给学生,将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有关超重与失重的知识,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并无法明显的感受到超重和失重,所以只有通过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才能使大家对超重和失重的原理知识更加具有说服力.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任务,并在课堂上准备一架磅称,选几个学生代表,依次站在磅称上并迅速的做下蹲动作,再以飞快的速度迅速站起,然后说出磅称上的体重示数有没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本身受的重力有没有发生改变等,通过这样的实际生活例子,会让同学们更真切[JP3]的体验到超重与失重的原理,进而加深对重力相关知识的理解.[JP]

三、问题情景创设

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是新课改中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带着疑问进行知识的学习往往比只听老师讲解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因为知识上的疑问,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好奇心,有利于进行新内容的开展.在物理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学习“动量”时,课堂上会用实际的实验例子证明结论,通过将鸡蛋放入一个气球中,然后将气球提升到离地面一米左右的位置,然后松手,鸡蛋掉在地面后,可以听到鸡蛋破碎的声音.虽然这个结果同学们都已经可以预见到,但是接着做下一个实验,将地面上放置一块海绵,还以同样的方式松手后,发现鸡蛋完好无损.根据这个结果,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以物理知识的范围怎样解释这样的现象呢?怎么理解两次实验不同的结果?”.学生会积极进行讨论,老师可以将讨论结果按照不同解释分组,最后通过本节课有关动量知识的讲解证明结果,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四、多媒体情景创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加物理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经过多媒体视频的演示,变得生动形象起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图片、视频、声音功能,将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实验以更加直接清晰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物理课堂更加期待新奇的事物,增加探究物理科学的学习意识.

比如,教师讲有关向心加速度的物理知识时,由于向心力的概念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作用的事物展示出来,在课堂播放“火车的转弯”、“游乐园的流星锤”以及“汽车过拱桥”的运动视频,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丰富对向心加速度知识的理解.

五、其他课堂情境创设

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不仅仅包括问题情景、实验情景、生活情景以及多媒体情景,还应该涉及到更多方面,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都应该积极采纳.比如,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幽默、灵活,一个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并且,老师的言语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程度.如果老师的语气过于严肃,将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课程的学习进度.再者,由于物理课程本身的性质,在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讲解上,教师可以带同学到室外进行实地探究,比如,学习“曲线运动”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还不能深刻理解曲线运动中受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含义,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掷铁饼、扔铅球的运动,亲自观察铁饼和铅球下落轨迹的形状,加深对曲线运动中平抛规律的体会.

传统的物理课堂较偏重对物理课本中的概念、原理、性质等的灌输,不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体验,忽略了学生对课堂学习氛围以及自主探究的需求.而新的课程标准改革,将学生的地位提升到主置,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通过在物理课堂中引入情景创设,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

上一篇:运用多种教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オ 下一篇: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中要向学生学习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