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2-08-13 08:59:45

创新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研究

宏观意义上的国有文化产业分为国有文化事业和微观意义上的国有文化产业,前者是指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后者则是指经营性文化产业,其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元化的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虽然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但是文化产业本身却没能很快适应市场化的运营方式。结合文化产业融资的特点,加快外部良好的法律与制度环境的设计,促进内部融资模式与体系的构建,则是现阶段应该做好的促进国有文化产业融资的外在准备。

文化产业融资模式融资渠道政策法规消费要求

一、引言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文化这一更高层次的需求将会成为下一个消费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节节攀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催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极大释放,我国国有文化产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以及资源消耗少的特点,具有超强的可持续发展力。文化产业融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文化产业融资有着高风险、高回报以及高时效性等难以剔除的特点,融资问题一直是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文献综述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由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提出,他们认为文化产业是一种标准化、复制化、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且从哲学和艺术角度来讲是没有价值的。布迪厄首先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资本是除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外存在的第三种资本,分别以体制形式、具体形式和客观形式三种样式存在。David Throsby(1994)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文化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共同存在的第四种资本。世界银行产业发展报告(2005)曾指出文化产业投资是经济领域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崔永镐(2001)认为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并不是由政府一方承担,其中有大部分的资金来自本国私人资本的投入、美日的外来资金,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和本国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每年都在高速增长。

三、我国文化产业现有融资模式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文化产业现有融资模式

由于文化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再加上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实行的时间并不长,文化产业,特别国有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一直较为单一。长期以来,国有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以政府的财政拨款和银行的信贷资金为主,直到近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发展,股权融资才开始进入国有文化产业。

财政融资。建国之初,我国实行的是从苏联借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对文化的经营与管理也是国有国办的行政命令式。在组织形式上,各级文化部门都属于党的宣传部门。因此,为了保证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控制权,我国文化产业的所有权基本都掌握在政府手里,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也主要由政府拨款来提供。大型的文化企业多为国有,无论在融资能力、项目申请或是对外贸易方面都有着相对于私营文化企业的绝对优势。

(2)银行信贷。无论是由于传统的融资体制的影响,还是金融市场不完善的现状,银行信贷一直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国有文化产业除了财政融资之外的另一种主要融资渠道。特别是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下发以来,银行信贷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更是不遗余力。面对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的诱惑,商业银行普遍响应国家号召,加快信贷产品研发,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授信模式优化等方面不断突破,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助力。

总体来说目前,适合文化产业产品形态的资产融资方式和多年以来银行业固有的融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文化产业投融资结构中,银行类资金约占10%,金融对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有限。目前,中国共有文化企业 130多万家,其中 80%以上是小微文化企业,小微企业发展仍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

四、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创新

当前,在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

(一)国家政府提出的创新举措

中央银行提出多项措施对文化产业的融资进行支持。央行通过探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专项资金,并对于符合条件的各种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与此同时还鼓励各种担保机构对文化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二)市场运作下的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创新

积极发挥出各种中介机构的作用,对无形资产融资渠道进行创新。现在的市场,各种产业的利润基本都是靠着各种领先的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来实现的,相对而言,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与技术含量都较高,同时再加上各种政策因素与市场影视的影响,使得文化产业的资本利润也相当丰厚。

五、结语

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它们发展缓慢,很大程度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如果能够对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进行有效的改善,那么中小企业发展也就能够更加顺利。因此,在对产业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思考之后,还应该多考虑其融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中小企业更加快速的发展。但是,互联网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产业融资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需要文化企业做出相应改变和调整,也需要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文化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风险管理控制、信息甄别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以及融资渠道与自身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是不可绕开的。参考文献:

[1]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 .50.

[2]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中国文化出版社,1976.32 .

[3] David Throsby.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Arts: A View of 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ulture Policy, 1994, 38(10), pp.245-249.

[4]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银行产业发展报告.

[5]崔永镐.韩国文化产业走势.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89.

[6]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经济学动态,2010(3).

[7]详解 P2P文化产权领域平台[EB/OL].中商情报网,http//:/news/2015/10/21/14329ps6.shtml,2015-10-21.

上一篇:数控四轴加工中心维修案例分析 下一篇:看行业,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