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缺陷分析与防范措施

时间:2022-08-13 06:59:28

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缺陷分析与防范措施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联系社会的桥梁,是人群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所以,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加大护理质量控制力度,实现“零缺陷”的工作目标,持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

一、护理缺陷分类

护理质量缺陷的分类主要包括:1.输液注射查对错误;2.穿刺技术不过硬;3.巡视工作不到位;4.药理知识缺乏;5.服务理念转变慢6.不重视输液巡回卡的书写

二、护理缺陷发生时间分布:白班>夜班。

三、出现护理缺陷人员职称结构:护士>护师>主管护理师。

四、原因分析

1.输液注射查对错误:主要是看错药物名称或剂量、漏加药、液体名称错或液体内有絮状物未发现等,从发生护理缺陷过程分析均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所致。

2.巡视工作不到位:具体为观察不足、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液体渗漏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皮肤损伤,调速过慢或过快导致病情变化,输液或抽血后造成静脉炎等,这些护理缺陷的发生与护士工作主动性、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有关。[1]

3.药理知识缺乏:具体为配伍不当、速度不当、用药剂量不当、与工作不严谨有关,护士对新药不了解,根据药名凭经验操作,未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4.专业技术不过硬:具体为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没能做到一次成功;操作水平低下,不符合操作规程;专业知识欠缺,患者有质疑和咨询时不能给予合理解释或说话前后矛盾,引起患者不信任。

5.服务理念转变慢:护理人员社会角色没有彻底转换,在医疗改革之前,医院提供怎样的服务患者都接受,患者基本上没有提要求的可能,医护人员处于主动地位。然而,面对医疗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今天,部分护士传统观念仍然很重,尤其是年龄大的护士,只注重护理技术操作,很少考虑患者的感受,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6.不重视输液巡回卡的书写:输液巡回记录卡的记录与实际输液情况相符性差,表现为不数、不看、不问,字迹潦草,执行时间未使用国际记录方式,甚至随意涂改输液巡回记录卡等。

7.从缺陷的时间分析:白天发生率高于夜班,这与白班病人多,干扰大(如接电话、病人咨询问题多)工作紧张有关,这样易分散护士注意力;白班由于病人多护士在紧张的环境中,机体易疲劳,生理机制处于半抑制状态,在工作量大时易忙中出错。

8.从缺陷人员分析:低职称护士发生率高于高职称的护士,因低职称护士参加轮科未固定科室,存在未完全熟悉科室工作环境和制度,临床经验不丰富,业务技术掌握不熟练,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欠缺;高职称护士由于工作年限长,工作熟练,很大程度受自信、凭印象的经验思维和定势思维而发生护理缺陷。

五、防范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科内建立二级质控管理,即质控成员与护士长每天不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针对“高危人群”、“好发时段”,做到有的放矢,严格把好质量关

2.健全完善制度:根据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标准和护理安全防患制度,健全科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护理服务质量奖惩制度、护理操作流程、护理缺陷报告流程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对发生护理缺陷者除批评教育外并与个人绩效、年终评优评先挂钩。

3.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重视安全教育和责任教育:

1)安全教育:科室利用早会每天学习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每天早会提问1-2护士。对院内外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安全教育,使护士明白差错和事故仅一步之遥,发生了事故当事者应负法律责任的,法律前面人人平等的,以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

2)责任教育: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连续性、具体性、大多数护理操作都是在无人监督下完成的,经常对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新护士上岗培训的必修课,以培养护士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修养。

4..规范各项制度、完善管理:

1)改进操作查对流程:建立从接诊、配药、注射、巡视对药层层把关制度,改变传统的从对药到到注射输液完均由一个人操作的流程。

2)加强查对工作:药品输液查对采取3人签名制:接诊、加药、注射执行者;病人查对采取:“一唤二询问三核对病历”制:即唤名字、病人应答后、在注射前、后再询问一遍名字和核对病历,以防止姓名同音者面出现差错。巡视工作定人定责任,使用输液巡视卡,采取层层查对办法,保证每一组液体及时签名和时间。

3)采取弹性排班,实施新老搭配,能力强弱组合;繁忙时间及时调配人手,协助各班人员尽快疏通病人,减少忙中出错。

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任何一名护士都不希望自已发生护理缺陷,但往往由于心理活动缺乏有意训练与调控,于是无意中发生护理缺陷。因此护士要经常进行控制训练如:静坐、深呼吸训练等,学习心理知识,锻炼心理稳定性,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平衡和完善。

6.加强业务培训,根据不同职称培训的侧重不同。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对初级护理人员以强化“三基”知识为重点,定期组织“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对中级护理人员以强化专科理论和技能为重点,不定期进行抽考;对高级护理人员则要求严把质量关。科室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和新药知识,提高专科知识水平。

7.注重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常规,使其贯穿于操作前、中、后,在教育形式上做到因人施教,并注重沟通技巧,对疾病知识和治疗用药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六、小结

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医院纠纷现象呈现上升趋势的今天。作为护理管理者,在做好大环节质量控制的前提下,更要注意那些容易被忽视,容易引起缺陷环节的先控措施的制订和落实质量监控管理,做好预见性防范,以减少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波,姚容玲,唐佳玉.96次护理差错分析.护理研究,2004,18.4.

上一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下一篇:初探产后抑郁症表现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