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时间:2022-08-13 03:17:31

如何进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词汇、句型、语法和习惯用法等),以及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阅读欣赏)上得完善和提高。

精选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举,使学生在日益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知识、科普文章等,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生词较少。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结构。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驻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摸索阅读技巧,积累阅读经验,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直接应用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由于学生在阅读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英语知识水平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进一步开发了智力,而智力的开发又激发了学生的举、意志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促使自己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

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和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

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进行推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音,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要在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读过每篇文章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扫除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主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警惕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都要围绕中心主旨(main idea)来进行。对一段文章的概括要利用它,对这段文章的提问要利用它。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西瓜与芝麻”之间的关系。Main idea 就是“西瓜”,是大头,是主要矛盾,要重点抓;具体字词是芝麻,是细节,是枝叶,是次要矛盾,不要影响了视线,没必要一一搞得太清楚,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大意,或者“跳跃”式前进。与Main idea无关的不必细说,与Main idea有关的哪怕学生不太生疏也要提醒,用适量的问题把学生朝作者的“思想轨迹”上引导。学生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一齐跳跃了,想法一致了,引导就成功了,阅读教学也就成功了!

上一篇:刍议体育教学与训练 下一篇:对于高三英语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