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13 02:17:58

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武汉市汉口医院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研究组给予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Bobath护理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和综合功能分布情况。 结果 研究组各阶段的F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第1个月:(66.3±21.2)分比(56.3±16.2)分,t = 12.928,P = 0.033;第3个月:(83.2±17.2)分比(67.5±20.1)分,t = 13.223,P = 0.028;第6个月:(92.1±14.3)分比(75.5±18.1)分,t = 11.716,P = 0.032],各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经强制性运动康复护理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综合功能正常和基本正常患者所占比例为65.5%,高于对照组(45.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0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0(c)-0155-03

临床和实验证实脑损伤后大脑的功能能够借助现代康复治疗获得恢复。其中,功能性恢复训练是已被临床公认的较好的康复护理手段之一[1-2]。功能恢复训练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CNS)可塑性促进功能重组的必要条件,因突触的效率取决于使用频率,运用越多,效率越高,同时要求脑组织承担新的、不熟悉的功能,没有反复多次训练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外周刺激和感觉反馈对促进CNS功能恢复也很重要。康复治疗是循证医学研究所认为的治疗脑卒中偏瘫有效的三种手段之一[3-5]。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疗法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研究的。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采用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康复医学中心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住院的经脑部CT或MRI诊断为脑卒中偏瘫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0例,女78例,年龄41~79岁,平均(59.2±19.5)岁。患者发病到住院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0.2±15.3) d。其中,发病类型:脑梗死70例,脑出血98例;左侧肢体瘫痪80例,右侧肢体瘫痪88例;原发性心脏病患者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例,原发性糖尿病患者12例,其他心血管疾病史患者8例。病变部位:67例为右半球,22例为左半球,41例为皮质脑叶病变,18例为丘脑部位病变,20例为脑干部位病变。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发病类型、原发疾病史和病变部位、综合功能评分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的研究均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1.2 康复护理方案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血脂药物,改善症状,并同时实施以下护理方案:

1.2.1 对照组护理方案 对照组患者给予Bobath康复护理疗法进行治疗[6-7],在护理中,首先应注意的是头颈的运动,然后是躯干,最后是四肢。主要措施为:①对抗上肢内收、内旋、屈肘、前臂旋前、屈腕和屈指的放射性抑制(RIP):被动外展、外旋上肢、伸肘、使前臂旋后、伸腕和张开各手指。②对抗下肢内收、内旋、伸膝、踝跖屈的RIP:伸髋、外展和外旋髋、屈膝、背屈踝。③对抗全身性屈肌痉挛的RIP:让患者俯伏于一楔形垫上,胸比腹高,脊柱处于伸展状态,双上肢伸直,外展外旋,高举过头。治疗师操纵其上肢或肩胛带,进一步伸展和放置躯干。④对抗全身性伸肌痉挛的RIP:让患者采取坐位、膝屈向胸、双手环抱于胫前部、屈颈向膝,治疗师在侧方一手扶其背,一手扶其膝,使抱成一团的患者作前后的滚动。⑤对抗躯干肌痉挛的RIP:让患者侧卧,治疗师一手扶患者肩后的上方,一手抵住患者髋前的上方,一手推肩,一手拉髋,使肩和髋向相反方向运动,躯干也随之旋转。以上训练1次/d,2 h/次,5 d/周,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2.2 研究组护理方案 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康复护理疗法[6-7]。所有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前臂和四肢,每日固定时间为患者清醒时间的90%。同时,进行强制性的身体塑形训练,每次制订一个患者能够最大程度克服的强制性塑形训练,并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塑形方案。另外,观察患者的喜好,进行沟通后选择并确定10个左右患者最能接受的方案供患者使用,督促患者严格执行,并及时对患者的进步给予积极的鼓励。同时,在不同塑形训练任务之间穿插5~8 min的肌肉放松训练,可采用联系牵拉等较为适宜的运动。之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分别选择2个强制性塑形训练运动供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选捡回形针、插球训练和翻检麻将牌等运动。鼓励并督促患者进行自理,如独立梳妆、如厕、用勺进食等。嘱患者在治疗时间以外的休息时间保持坐位训练,进行床旁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翻身运动练习、强制性行走训练,逐步延长行走距离等。改良强制性运动护理疗法6 h/d,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持续训练8周,共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功能综合评分表(FCA)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打分、评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第1、3、6个月时的FCA评分[6-7,14]。FCA分级标准:正常:108分;基本正常:9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综合功能分布情况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阶段FCA评分比较

本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第1、3、6个月时的FCA评分,随着治疗的逐步开展和强化,两组患者FCA评分都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研究组各阶段的F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各阶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功能分布情况比较

改良经强制性运动康复疗法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综合功能正常和基正常患者共占65.5%(55/84),高于对照组的45.2%(38/84),且两组综合功能分布情况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2)。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是临床常见疾病,我国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病人数600~700万,死亡约1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常见偏瘫、失语、认知感觉障碍等。每年治疗费用高达100亿,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我国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方法有200余种,如光量子、自体血、体外反搏、针灸、蛇毒、中医药联合治疗等,但是疗效都很有限[8-10]。

Bobath康复疗法又称神经发育疗法,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根据英国神经学家Jacrson的“运动发育控制理论”,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实践提出来的评定和治疗小儿脑瘫以及成人偏瘫的方法,这就是众所周知的Bobath技术和神经发育疗法。该方法操作中应注意:①用力不能过度,要和患者的耐力相一致达到松弛痉挛即可;②RIP不要几处同时进行,也不应从痉挛最明显的部位开始;③随着RIP的应用,应使患者能自己学会克服其异常的姿势和痉挛;④RIP不应是静止的,应在几个部位上轮流进行或插入其他促进技术;⑤进行RIP时要注意充分运用头、肩胛、骨盆等关键点。Bobath康复疗法这一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治疗神经系统疾患,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各家报道不一[11-13]。

改良强制运动康复护理疗法是在强制运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经过临床疗效调整而得到的一种较为新颖的康复疗法,其重点在于对患者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重复的强制训练,并通过逐步加大训练强度和增加训练科目来克服患者肢体和思维的“习得性废用”,从而达到较好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文献报道中改良型强制运动疗法多用于针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的上肢或下肢“习得性废用”而制定,对全身性伸肌痉挛的应用报道上不多见。有文献研究显示[12-14],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和改良型强制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程结束时,与常规康复治疗组相比较,强制运动疗法治疗组,患者综合功能得分明显偏高,与强制运动疗法组相比较,改良强制运动疗法各阶段FCA得分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明改良强制运动疗法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意义。但本文的欠缺在于病例样本量不够大,为得到更为准确和科学的临床评价,需要进一步选取更多实验样本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该更多地将多种康复护理疗法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联合治疗,以达到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疾病程度制订个性化的临床治疗,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玉光.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57-58.

[2] 颜华,张惠佳,阳伟红,等.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康复功能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72-175.

[3] 罗霞,李淑景,崔秀萍,等.电针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的作用[J].光明中医,2012,27(6):1183-1186.

[4] Brock KA,Cotton SM. Concerns about standards of reporting of clinical trials:an RCT comparing the bobath concept and motor relearning interven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s an exemplar [J]. Physiotherapy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2,17(2):123-124.

[5] 王青青.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物理治疗与功能变化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258-269.

[6] 任亚平,于青,张志强,等.体针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6):407-409.

[7] 王文清,李小彬,卢建丽,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老年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和股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367-370.

[8] 郑华,单磊.踝关节等速被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1):862-864.

[9] 刘肖红.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137-138.

[10] 王文清,张欣,李艳双,等.三种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8):546-550.

[11] 郭洵,逯长生,万婷婷,等.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S1):273-274.

[12] Brock K,Haase G,Rothacher G. et al. Does physiotherapy based on the Bobath concept,in conjunction with a task practice,achieve greater improvement in walking ability in people with stroke compared to physiotherapy focused on structured task practice alone: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11,25(10):903-912.

[13] 谢辉,刘兆平,何旭光,等.闭目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6-7,12.

[14]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A组).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3-8.

(收稿日期:2013-08-27 本文编辑:程 铭)

上一篇:关于加强工会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论加强会计行业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