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视角的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

时间:2022-08-13 02:10:18

基于制度视角的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

近些年来,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弱化,大量的传统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潜在的市场容量,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但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却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缓慢的问题。这需要西部地区主动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不少学者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吴成颂认为产业转移的承接离不开金融支持;杜传忠等人认为商务成本、产业配套能力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是制约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丁建军从产业转移机制、特征与规律、福利效应以及政策效应方面总结了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相关解释。上述的研究往往偏重于资本、技术等要素或者产业本身上,而忽视了制度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区域发展失衡期,制度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还很大,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从制度的视角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必要性。

一、基于制度视角的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本文按照Scntt所提出的“三个支柱”的制度分析框架,将制度划分为管制制度、规范制度和认知制度,并从这三个维度分别分析有哪些因素制约着西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

(一)管制制度对产业转移的制约

法律和规则是管制领域的两个要素,构成了组织和产业行动的依据。

1 管制制度强度

在产业转移初始阶段,法律法规的缺失意味着投资者不愿意投资。伴随着规章制度的完善,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断增强,产业转移进程加快。然而,随着管制制度继续强化,法律规则的限制就会愈加明显,投资者又会感到环境不利,导致产业转移进程减缓。综合以上推论,提出命题1。

命题1: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出地的转出意愿与产业承接地管制制度的强度呈倒U形关系。

2 管制制度维度

从管制制度的维度来看,西部地区存在着“制度短缺”和“制度限制”并存的局面。一方面,西部很多地区虽然都出台了不少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政策,但是产业政策趋同、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突出,形成了“制度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一些政府热衷于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形成了“制度限制”的局面。

(二)规范制度对产业转移的制约

规范制度意味着共同的理解和意义,或者说是一种逻辑性,体现在一个特定国家已形成的民族文化、价值观、规范和信仰等。

1 网络关系

网络关系源自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在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同东部地区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网络越严密,佃越有可能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东部地区也越倾向于向此地投资。综合以上推论,提出命题2。

命题2:与产业转出地的网络关系越强,产业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越大。

西部地区一些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希望在短期内能够提高当地的GDP总量重在招商而轻于安商,对于原先给予的优惠政策根本不予兑现,以致后续的招商引资不能成功实现。

2 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是指地区之间住传统习惯价值观、做事方式和市场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地区间文化的相似性将导致地区间的合作,反之,会使投资者感到必须习惯来自不同文化消费者的内在压力,给投资者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综合以上推论,提出命题3。

命题3:产业转出地往往选择文化差异较小的地区进行投资。

(三)认知制度对产业转移的制约

认知制度指的是共享价值观、信仰和认知框架的集合体。

1 内部模仿

从认知视角看,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于产业转出地的企业来说,必须要符合社会共识的要求。如果向产业承接地直接投资,由于存在文化等认知上的差异,市场风险太大,成本也太大,这些不确定性鼓励企业模仿现有企业的行为。综合以上推论,提出命题4。

命题4:为了增加认知度,产业转出地往往会采用与当地企业联合兼并、合资等方式来完成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现行的一些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转移等模式大大促进了产业转移的发展。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在引资过程中一味追求GDP的增长,不注重与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

2 外部模仿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网络中其他企业相互联系。因此,企业的决策受到其他企业行为的影响,模仿其他企业先前的行为将增加企业决策和行动的合法性。综合以上的推论,提出命题5。

命题5:产业转出地企业在转移产业时倾向于模仿先进入企业的做法。

从认知的角度看,西部地区一味地引进那些在东部沿海已经淘汰的产业,而不在提高自身投资环境的基础上承接先进的产业,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对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制度改进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制度短缺”和“制度限制”并存的格局

一方面,完善政策法规。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及时修改那些不合时宜,不利于招商引资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法规。通过提供更多的优惠条款、补贴等引导性政策,为外来企业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东部地区企业前来投资。

另一方面,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减少有碍于招商引资的各种行政障碍。

(二)加强产业转移的网络关系和人文建设

首先,西部政府要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制定好的优惠政策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重视招商更、要重视安商。其次,东西部政府之间可以通过高层互访机制、协商机制和合作论坛机制等方式签署合作协议,加强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增强网络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转移方面的引导和协调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东西部就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西部地区有必要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同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企业与政府间及企业间的互动,发挥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作用。

(三)创新产业承接模式,确定新的产业承接发展战略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应该进行承接方式和路径的创新,可以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合资等产业重组、产业链整合方式来完成转移,减少投入降低风险。利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原有的产业基础,还可以为西部地区企业注入新的资本和技术,加快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西部地区要打破先前转移一些技术含量低产业的认知思维惯性,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向高端产业链发展。一方面,继续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承接相应产业: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在生产技术、物质消耗水平、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三、结论

尽管本文分别讨论三个制度维度对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并不能把这三种制度分开考虑,这三个制度维度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和相互加强的。因此,在选择具体的产业承接策略时,必须将所有的制度考虑其中,并且决定在特定环境下,哪一个或哪些维度具有比其他维度更为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低碳经济的发展及对中国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