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一年有365个日子”素材运用指导

时间:2022-08-13 01:36:36

【前言】材料作文“一年有365个日子”素材运用指导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总起,交代一种事实;第二句话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与方式并列――第一类人生活形式丰富多彩甚至每天换个新花样;第二类人生活方式机械单一,缺乏变化。 立意时,对两类生活内容与方式不应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第一种生活方式,将365个日子...

材料作文“一年有365个日子”素材运用指导

【2016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了1天,重复365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名师题解】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总起,交代一种事实;第二句话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与方式并列――第一类人生活形式丰富多彩甚至每天换个新花样;第二类人生活方式机械单一,缺乏变化。

立意时,对两类生活内容与方式不应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第一种生活方式,将365个日子过得每一天都不一样,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充实而精彩,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表现;但是新异的如果只是生活的形式而不是生活的质量与心境的话,在生活中一味地求新求异,人也会因缺乏恒常的坚守而迷失。

第二种生活方式,将365个日子过得像一天一样,没有变化,色调单一,可能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积极心态、缺乏热爱与投入的情怀所致;但是换一个角度,这种重复单调的生活,或许正可以看出一个人对梦想的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因为重复的只是生活的形式,而精彩的则是生活的质量与心境。

立意角度一:肯定第一类,否定第二类,抓住“丰富与单一”的矛盾立意:生活要丰富,不要单调/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新鲜/珍惜眼前生活/活在当下/生活的精彩源自热爱……

选材小贴士:可以联想生活中一些与喜新厌旧、标新立异、与变化相关的人或物。喜新厌旧是自然属性也是人的本性,世界上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所以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新旧更迭的过程,人们总是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又有了新的追求,或者为了某种目的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选材只要往这三个方面去延伸联想,就可以手到擒来。例如鲁迅弃医从文,与此构成类比关系的素材就可以。

立意角度二:否定第一类,肯定第二类,抓住“新异与恒常”的矛盾立意:不要一味求新求异,应有所坚守/生活的重复中也有精彩/一生做好一件事……

选材小贴士:这一立意,与平时写作时所涉及的那些为了自己的理想,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执着付出的素材是可以共用的,二者的内涵其实是一致的。寻找素材可以化旧为新,对平时积累的执着、坚守类型的素材调整角度,再次使用。也可以联系历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不少属于这一类型。

立意角度三:全面辩证立意,对生活内容与方式选择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每一天怎么过?可以追求新异,也可以坚持单一,还可以有其他选择。立意最佳的则是能够梳理出追求新异与坚持单一生活节奏之间的联系,例如重复的生活节奏是为了生活质的飞跃等。

选材小贴士:这一立意,不必另寻素材,前两个角度的素材搭配综合运用,均适用于本观点。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数学家陈省身一生只做一件事

2004年12月3日,世界闻名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之路。人们从他的文章中知道,他经常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面对一道道数学题,面对白纸和黑板,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尘嚣摒绝于外。于是,他实现了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生信条,生命能量发挥到了极致。杨振宁说,陈省身是可以与阿基米德、高斯和嘉当并列的数学伟人。

素材点拨:这是一个执着坚守的典型例子,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劳,只为了心中不变的初衷。本素材适用于论证“有的人只过了一天,却重复365次”,比较倾向于正面肯定的立论 。

个性素材:多梅尔警官用52年时间追捕一名逃犯

法国马赛有一位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为了缉捕一名杀害女童埃梅的罪犯,查了10多米高的文件和档案,打了30多万次电话,足迹踏遍四大洲,行程达80多万公里。多年来,由于他把心思都放在追捕上,结果妻子离他而去,他仍矢志不渝,经过52年漫长的追捕,终于将罪犯捉拿归案。去年,当他拿手铐铐住凶手时,他已经75岁了。他兴奋地说:“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

素材点拨:用52年时间,只做了追捕一名逃犯的事情。虽然最后得以安慰受害者在天之灵,但这样的时间成本和办事效率是否值得提倡?本素材适用于“有的人只过了一天,却重复365次”,并且可肯定可反思,素材发挥的空间很大。

热点素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VS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2015年4月14日,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顾少强在从教十余年后,递交了一份被认为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辞职信,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热评如潮。

2015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评《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谈到:“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着普遍稳定性的社会。这不仅会少一些可能引爆社会对抗的易燃点,也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素材点拨:女教师辞职看世界,是对枯燥机械不断重复的教书生涯的一种否定,无数人对此羡慕嫉妒恨,足可见其用于肯定立意,非常典型。而《人们日报》的文章居于担忧效仿者甚众的考虑,则表达了对这种追求变化新异生活方式的理性思考。《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中提及的没有辞职的教师,他们过的恰恰是“只过了一天,却重复了365次”的日子,教书育人,重复单调机械琐碎,却意义重大。这是一则时代感很强、对比性很强的素材,可用于全面辩证立意。

【素材演练】

理性对待重复与变化

一考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然而,我们是选择固定不变的舞步,还是每天换一个花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跳得好,皆值得肯定。

为什么有的人喜爱每天不同的生活?而又为什么有的人偏好日复一日的重复?追本溯源,无论是重复还是变化,皆由内心指引。富于变化的生活能充实内心,扩展阅历,使得人生加入跌宕的元素;而貌似单调的背后,重复的生活亦能够增厚精神的河床,使得人生多一份辛勤的沉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于何时何地选择何种合适的方式,当众生幡然醒悟之际,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将会为我们洞开一扇光明的大门。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诚然,我们拥有选择生活的自由,在生活之中却屡受限制。如果这限制禁锢了自己追求梦想的脚步,使得我们的生命在日复一日的庸常中消磨殆尽,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打破枷锁,去追求丰富的人生?三毛旅行于撒哈拉,在每天不一样的生活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纪德苦于单调乏味的生活,在远行之后发觉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有些人的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们拥有锐意进取的勇气,使得那些甘于被束缚而得过且过者自惭形秽。

可值得一提的是,选择丰富的生活并不意味着非得每天尝试新花样,有些人于重复之中亦能使人生得以丰富。数学家陈省身痴执着于一生只做一件事――数学,方成一代大家;法国警官多梅尔则把52年的人生光阴过得天天一个样,只为了追捕一名罪犯;西西弗斯更是在每天不断推动巨石的过程中领略了生活的真谛。一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我不愿在云端跳舞,我只愿贴着地面步行。”在脚踏实地之中,将一件事情努力做到最好,亦能为人生之大厦添砖加瓦,使得心灵拔节成长。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人们在重复于变化中找不到平衡点,甚至偏出了人情法理的基准线。整天游荡不务正业者有之,不思进取机械度日者有之,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思考,成为了精神的奴隶。要避免这些人的出现,我们理应在理性方面做加法,在盲目方面做减法,把握好重复和变化的加减辩证法。在庸常中选择变化,于我们追求的生活中选择重复。以变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以重复的心态将本业精益求精,亦非大乐哉?

在重复与变化的支点上,愿我们能够理性看待,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教师评点】

本文立意恰切,对生活的新异与单调重复问题,理解不仅深刻,而且全面辩证,富于个人见地。行文行云流水,旁征博引。素材运用方面,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且兼具名言道理论证,从而使文章不仅内容充实丰富,而且文采斐然。总之,这是一篇优秀文章,尤其在作文素材的运用上,可供借鉴者颇多。

上一篇:奥巴马主义与日本“和平乌托邦”的终结 下一篇:巧创场景模拟情境助力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