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富豪:文字炼金术揭秘

时间:2022-08-12 11:07:38

创意富豪:文字炼金术揭秘

如果说在十年前,有人说仅靠写作就能成为亿万富翁,无疑会招来冷嘲热讽。当年的痴人说梦,如今却要成为现实!

前不久,“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在华西都市报。28岁的四川籍作家郭敬明再次发力,以2450万元的高额版税重夺中国作家富豪榜酋富宝座(2007年和2008年他分别以1100万和1300万版税名列当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中国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创立以来,郭敬明每年都进入前五,累计版税已高达9700万,即将突破亿元!

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酋度的全新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豪榜”上出现的名字和版税收入让人“步步惊心”,51岁的漫画家庸雄踞榜首,十年间轻松卷走6190万人民币。庸本人抵制物欲横流的生活,18年只换三部手机,他说:“人们在得到财富的同时,却无法得到幸福。”可有趣的是,他不断通过漫画抨击拜金主义,但财富却源源不断地流入其银行账户……

内地新锐南派三叔、周洪滨等也在2011年度发力,分别登上榜眼、探花位置……一人一笔,揽金千万,火速暴富,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出版业行情火爆的秘密又在哪里?本期《青锐》为您揭秘文字炼金术――

榜单三甲人物志

郭敬明:从挫折帝到董事长

吴怀尧等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被称为中国青春文学掌门人。现为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最漫画》主编。个人作品总销量近2000万册。个人获得的重要荣誉:2006年荣登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2007年荣登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2008年蝉联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2009年荣登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位;2010年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位;2011年重返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

郭敬明告诉记者,自己不轻易表达和外露个人喜怒哀乐,其实是个闷骚型。“我那时候的性格就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性格。喜欢看一些小众的电影,喜欢听一些别人都没听过、叫都叫不出名字的摇滚,越小众的,越没人知道的东西我越喜欢,大众喜欢的我就很反感……时间一晃,反倒现在自己的作品变成大众化一一其实我也有过文艺青年的日子。”

初中的时候,他自己开始买一些当时流行的《中外少年》《人生十六七》等这类杂志,就像现在的青少年看《最小说》一样。那时候,他觉得这上面的人写的东西真好,开始崇拜他们,因为小学就有投稿的习惯,就把自己的文章寄给杂志社。第一篇是在初二的时候发表的,后来开始陆续发表,越来越多。

2001年,郭敬明18岁,就读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二中高中,这一年他获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算是迎来了一次转折点。但是在给其他杂志投稿时,还是经常被退稿。2003年《幻城》出版后红了,退稿的状况才有所改善。

有人说郭敬明很精明,旗下签约了近百作家,合同非常苛刻。其实,你有所不知的是,郭敬明曾被拖欠了200万元的稿费,他重视契约精神,但也更喜欢从品牌角度为旗下作家考虑。

郭敬明大学的时候组建了“岛工作室”,开始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合作。“但是春风社结算稿费非常随意,并没有一个制度,想起来就结,不催就一直不结,催了也有可能说我们最近状态不好,或者回款不行,就一直拖着,一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差不多200万元没有付我,我其实是不太计较这方面的人,我也并没有闹上法庭,因为我也理解他们可能确实经营有困难。”

春风的合约快到期了,支付机制也让郭敬明承受不了。那个时候有很多出版人都在找他,他最终选择了知名出版人金丽红、黎波,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合作。

大学的志愿,郭敬明最初报的是广告,厦门大学广告非常有名。那个时候其实他就已经在往创意营销这个方向发展了,并没有说死命做一个中文系学生或者作家。广告应该怎么打,如何包装一个作品,怎么把一个作家推向市场,是他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报了厦大。但是阴差阳错没有考上,所以就来了上海。

“现在回头再想,也许当年我去了厦门,一切都不一样了,不会像今天这样,在上海综合发展。”郭敬明说。

现在,郭敬明上海的公司员工有五十多个,作家签约已经快一百人了。

据出版界人士说,郭和年轻的作者签约时,合同非常苛刻,他们只有同意签合同了,郭才愿意全力以赴去推荐他们。“也不是苛刻,我们的合同对每一个作家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决定谁重磅推。你可能就是一个三线作家的实力,不具备一线作家实力,那你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磨炼自己的文笔,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去综合考虑的。”郭敬明回应。

郭敬明说:“我签约的作者几乎没有悄悄解约的,一来我们签约年限比较长,不太可能一两年就解约。二是我从来不会有固定的标准要求作者一定要怎么样写,我希望他们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我在努力建立这样一个生态,我们有创造严肃文学的作家,也有安东尼这种你都无法对他的作品进行归类的作家。我们内部也会有很多梯队,一线作者销量可以卖到50万册甚至80万册,二线作者可能卖一二十万册,三线作者可能卖几万本,还有没有出书的新人,他们就像预备生一样还在培训中。

我们公司签约了100个左右的作者,只有一两个作家因合同到期,有了新的合作伙伴,这个也很正常。合约只是打底的契约精神,真正的驱动还是双方的信任度。像现在我和笛安、落落、安东尼已经很熟了,签合同他们很多时候因为信任我,可以连合同都不看,但我还是会一条一条念给他们听。我在外面帮他们接商业代言,也会帮他们把关,不会纯粹从赚钱的角度去考虑,而是从作家品牌的建立去取舍。”

南派三叔:我只是个说书人

南派三叔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浙江嘉善人,现居杭州,曾就读于嘉善高级中学,毕业于浙江树人大学。非专业作家,曾做过广告美工、软件编程、国际贸易等诸多行业。2006年外贸行情滑坡,开始在网上写小说,并由此写出《盗墓笔记》系列。2010年,南派三叔以版税收X285万元,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2011年,南派三叔又以1580万元版税收入,荣登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位,仅次于郭敬明。

富豪榜出来的那天,我恰好睡到了下午的两点,同时,我去北京写作,忘记带自己工作手机的充电器,手机一直是关机状态,因为赶稿已经赶到了崩溃,我当时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消息,可以阻碍我完成这本小说。在离开北京之前,我并不准备开机。所以,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在当天的傍晚,去磨铁图书开会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异样的眼神和奇『圣的请客诅咒,之后才知道自己上榜了。并且是榜眼。其实,对于今年上榜我早就有所预感,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在那样的位置上。

《盗墓笔记》写完了,我也算是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上面,我的人生因为这本书的开始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必然会因为这本书的结束,再次发生变化。在事情的发展当中,人总是疲于奔命,或者忌讳繁多,如今到了时间节点上,遇上了这样一个

榜,我觉得对我这五年有些纪念价值,仅此而已。

很多人都想知道《盗墓笔记》到底卖了多少册,排行榜是否属实,反正已经写完了,我可以漏一点底,从06年到现在,除了正在印厂的《盗墓笔记》大结局,光是前面的7本,几乎每个月都在加印,恐怕接近1000万册了吧。很多事情,就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发生了变化。2011年,除了《盗墓笔记》1―7之外,还有《大漠苍狼》上下册、《怒江之战》上下册、《下南洋》、4期一上市就销售超过50万册《超好看》杂志、《漫show》杂志、还有《盗墓笔记》漫画。所以,从数据上看,我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上榜的具体数字,说实话,我没有去检查我的银行户头,昊怀尧先生是根据我的图书和杂志的销量计算的,自有其严肃性,我也不必就统计学的问题发言。对我自己来讲,我只知道,外人无法知道这一年我是多么疲倦,但我并不想停下来,对于创作,我还有很多故事没有写,《盗墓笔记》是我自己的一个创作时代,但挥别这个时代仅仅需要最后一个句号。

另外,很多朋友拿我和郭敬明先生进行各种对比,我觉得没什么可比的。郭敬明先生是一位作家兼非常出色的出版商,我们从未见过面,他在商业上的成功,在出版行业里几乎人尽皆知。而我只是一个试图把故事讲得更好看的写小说的人,如果没有《盗墓笔记》,我不知道我现在会干什么。我的全部理想只是为了讲出更好的故事。我主创的小说杂志《超好看》和漫画杂志《漫SHOW》,也只是为了倡导和推广更多更好的故事。除了故事,其他的事情我都交给了出版商。

对,我就像古代那些说书的人。

周洪滨:5年,从吃泡面到千万富翁

吴怀尧等

阳台,偶尔抬头还能看到启明星。

“当时有个十多岁的小孩,是我的读者,给我打电话说不想上学,想跟我画漫画。他跑来不久,有一天晚上睡在客厅,结果厨房的水龙头忘记关,把他泡醒了,转天这个小孩就走了。”周洪滨笑了笑,说,“现在回想,当时条件确实挺艰辛的。”

周洪滨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父母是普通职工。小学二年级时,父亲给他买了一本叫《龙珠》的漫画书。《龙珠》是日本著名漫画作家鸟山明的代表作,其单行本初版在日本国内卖出220万册,全系列共42本,每一本的平均销量高达惊人的360万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快速流入中国。

“《龙珠》买回家后,彻底打动了我,把我看得又哭又笑。”盗版《龙珠》成了少年周洪滨的漫画启蒙读物,自此后,这个天津男孩正式成为漫画迷。

“那时候我就确定了人生目标,以后我要画漫画,以后读的学校,必须对我画漫画能起到帮助。”抱着这个想法,初中念完后,周洪滨上了技术学校,主学服装设计。“这个跟漫画有点关系,首先能画画,其次学校管得不严,相对轻松自由。而且我母亲当时考虑,如果我画不好,以后还有一技之长,可以去当裁缝。”

他开始频繁地给《少年漫画》投稿,间或写一些自己对漫画的感想一并投过去。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漫画没有发表,对漫画的感想却作为读者来信发表了。“自己写的东西被印成文字,当时特别兴奋。”周洪滨决定,继续画漫画,继续投稿,“不发表誓不罢休!”将近一年后,周洪滨的漫画处女作终于发表了,他回忆,“第一次稿费挺高,100块钱1张,总共发了8张,拿了800元,那种感觉真好。”

技校读完后,他读了3年大专,对于漫画,他的打算是“走一步看一步”。大专毕业那一年,时间是2001年,周洪滨二十二岁。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下,他去一家公司实习,工作是画插画,“每个月四五百元的实习费,这点钱平时买完早点午餐,就所剩无几,平常买瓶饮料都不够。”他意识到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实习期结束后,“我决心靠画漫画养活自己,我都这么大了,不能再跟父母要钱。”

漫画期刊不景气,该往什么地方投稿?周洪滨环顾四周,无意中发现不少报刊杂志在连载四格漫画。所谓“四格漫画”,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

周洪滨眼前一亮,“这个可以试试。”他去报刊亭收集信息,看哪个杂志有四格漫画或插图,然后记录下联系方式和编辑姓名,寄一些自己的作品过去,“对方有兴趣就会联系我,我们再打电话沟通,他需要什么,我就画什么。”画了一个月,他悄悄统计收到的稿费,“发现自己还挺赚钱,一个月挣到近四千元,比那帮漫画刊物上的漫画家还赚钱。”

2003年,周洪滨的连载漫画结集出版,印了6万册,“我觉得我很幸运,赶上了中国漫画的复苏,中国原创漫画在2002年复苏,一些漫画杂志开始完全面对市场,读者喜欢什么,他们就出什么,而且他们那种幽默风格,算是老少皆宜。”

此时的周洪滨,已经在本土原创漫画圈子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前后,我广泛撒网,很多新创刊的漫画杂志,都有我的连载。”但他同时意识到,自己正在画的幽默漫画,“不是曾经感动过我的那种漫画,我希望画故事加幽默二合一的漫画,能让读者哭,能让读者笑的那种漫画。”

2006年1月,在湖北武汉,一本名为《知音漫客》的漫画杂志创刊,其办刊方针是“故事第一、爆笑优先、大众意识、生活原味。”该刊创始人李靖早就注意到周洪滨,他带着样刊专门跑到天津拜访周洪滨,两个人聊得十分投机。两个月后,周洪滨的作品《烈火街球》在《知音漫客》连载。

经过一年多对故事漫画的摸索,周洪滨和编辑一起总结了经验,于2007年开始推出《偷星九月天》,讲述默默无闻的少年琉星,遇上身世神秘的女盗贼九月,最后引出传说中的黑月铁骑、堕天使军团等诸多力量,陷入了无数爱恨纠葛,为正义、未来而战斗的成长故事。《偷星九月天》连载后很陕获得读者追捧,长期占据《知音漫客》人气漫画第一名的宝座,一直到今天。

2011年10月27日,我们专程奔赴武汉采访《知音漫客》总编李靖,并拿到了周洪滨《偷星九月天》版税支付明细表,该表详细记录了周洪滨的真实收入,在2011年度,周洪滨版税收入高达10848272元;加上此前连载版税收入,周洪滨收入总计1830万――从生活困顿到千万富豪,周洪滨仅仅用了5年时间。

文坛财富进化论之锐解析

杨帆

历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均引发巨大轰动,作家登榜会鼓励更多人坚持自已的写作梦想,为这个时代贡献更多精神财富。中国影坛百亿梦已实现,而文坛的百亿梦何时能圆?能进入“中国作家富豪榜亿元俱乐部”的中国作家还会有哪些?是庸、南派三叔、郑渊洁、杨红樱他们吗?

让我们来详细解读作家富豪榜榜单,深入揭秘中国文坛的财富进化论,透析“进化基因”。

谁在买单?

青少年读者在捧星

【榜单解析】:“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蒙榜”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青少年读者是最大的书市消费群体,榜单前三名郭敬明、南派三叔和郑渊洁的书基本上都是青少年读者

在为其买单。

据调查,郭敬明、南派三叔和郑渊洁最大的粉丝群刚好来自三个年龄段,郑渊洁的读者一般在10岁左右,郭敬明的读者在15岁左右,南派三叔的读者则在20岁左右。今年位居第四的川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去年也曾以2500万版税高居榜首。

除了这四人作品牢牢地瞄准青少年读者为最大消费目标,今年排名第五位的安妮宝贝被不少文艺小女生所热捧,排名第六位的江南和第七位的韩寒则是文艺青年的最爱,前者对中国年轻一代给予幻想,而后者则分享的是新锐思想。排名第十位的蔡康永是港台地区最有文采的娱乐主持人,凭借《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以450万版税首度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他的粉丝几乎也全是15到30岁的年轻读者。

在资深出版人眼中,锁定目标读者是作家创造财富的起手式。国内著名出版人金丽红、黎波总结说。“目前国内的购书人群就是8岁到18岁的青春阅读群体,他们是阅读主体,他们的阅读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增长阅历为目的。”因此,“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十名中有七位作家富豪竟然全是青少年读者催生出来的,这也创造了“中国作家富豪榜”持续6年以来一个最新纪录。

谁在上位?

内地原创漫画崛起

【榜单解析】:“漫画是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新军,近五年发展势头迅猛,不少国内原创漫画作家都成新兴的百万富豪。”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昊怀尧说。今年推出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蒙榜》是大势所趋,调查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中国漫画作家(含港澳台)在内地主要作品的版税总收入。

从漫画作家富豪榜来看,庸以6190万元高居榜首,领先第二名几米3000多万,这个巨大的优势来自于庸的勤奋多产和他读者群的老少通吃,他的《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漫画风靡华人世界数十年,再版无数,去年又推出人气大作《我们都有病》,以绝对优势高居首位其实并不奇怪。

虽然庸和几米两位台湾漫画家占据前两名,但从第三名的周洪滨开始一直到第十五名的美女漫画家夏达,13位上榜漫画家除了排名第5的敖幼祥,其余12位全都是内地新生代漫画家,比如画《阿衰ON LINE》的猫小乐,画《爆笑校园》的朱斌,画《阿狸・梦之城堡》的HANS等都是近几年在国内极有口碑的年轻漫画家,他们的版税都是100万起跳。

据了解,本土原创漫画快速崛起的原因除了国内动漫市场发育逐渐成熟之外,和国家和政府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扶持也有密切关系。不久前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国家动漫精品工程申报工作的通知》,之后又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增设国家动漫奖,作为和文华奖、群星奖并列的子项。

谁来称王?

小四聚沙成塔

【榜单解析】:2011年,是郭敬明出道以来收入最丰的一年,也是其事业达到顶峰的一年。从2006年开始,他就在《中国作家富蒙榜》上几度沉浮,第一届位居第五,第二三届蝉联第一,第四五届滑至第二,直到今年以2450万版税的骄人战绩成为“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畅销书之王”。

郭敬明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他从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开始,从一个自贡的无名小卒到现在鼎鼎大名的“郭董”,这个小个子青年背后的付出不可谓不艰辛。他的高产堪称是青春文学作家的楷模甚至是劳模,从《幻域》到《悲伤逆流成河》,从《1995―2005夏至未至》再到《临界・爵迹》,写作之余还开公司、办杂志,创造一个又一个励志奇迹。

今年他的《临界・爵迹Ⅱ》首发,郭敬明带领旗下作家共计29名齐聚上海书城进行签售,签售图书数量突破17600册,打破了他之前在北京签售时创下的15000册的纪录,他的财富纪录也是不断再被刷新和创造。其实早在2009年,郭敬明就称自己的版税只占自己收入的20%左右,其余来自公司盈利和他自己的代言,或许郭敬明已经悄悄迈入了“中国作家亿元俱乐部”的大门。

谁在营销?

网络销售占30%

【榜单解析】:所有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富豪作家其实都应该感谢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站,以及花样不断翻新的图书销售渠道。

昊怀尧介绍说,随着图书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新华书店(主渠道)、民营书店(二渠道)和网络书店在图书销售占比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网络书店的占比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不久前,苏宁易购率先嘁出“0元售书、颠覆全网、史无前例”的爆炸性促销口号。迅即,当当网就推出“图书音像满100返200”、“10万种名社好书,满八八折上再八八折”;而京东商城也不甘人后,宣布“购书满200打对折”……网络图书推货潮一浪高过一浪。

当当网副总裁王曦说,当当网在图书销售方面,已经占到很多畅销书总量的30%,这意味着,如果一本畅销书在全国卖掉10万册,在当当的销量就能达到3万册。王曦透露,“有些儿童读物的占比会更高,远超30%。”《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在当当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万册。

谁吃老本?

“一招鲜”很赚钱

【榜单解析】:从历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你会发现,那些助力作家荣登作家富蒙榜的畅销书,都有一个规律,写得好的书,不一定卖得好;但卖得好的书,一定是同类作品中最通俗的杰作。以历史类畅销书为例,《卑鄙的圣人:曹操》、《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莫不如是。

和郭敬明一样,当年明月也是《中国作家富蒙榜》的熟客,从2007年第一次上榜,一直到今年,连续5年,《明朝那些事儿》就像护身符一样,保佑他年年上榜,将“一招鲜,吃遍天”这句老话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案例屡见不鲜,四川籍作家何马凭借《藏地密码》2008年上榜,今年再次凭借

“《藏地密码圣神大结局》”爆发,以260万元荣登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蒙榜第15位。外国作家JK罗琳更不用说了,每次都是靠《哈利波特》系列在《外国作家富豪榜》称王称霸。

这些“一招鲜”作家有两个成功窍门,一是写系列,一本走红之后继续推续集,《明朝那些事儿》续了6本,《藏地密码》续了9本,作者一定要把关于这个题材的全部资源榨干,此外必须要写得通俗容易看。

谁在讨巧?

书和影视剧双赢

【榜单解析】:今年上榜的不少作家都和影视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郭敬明和天娱传媒签约后,首个动作就是宣布将其畅销力作《小时代》拍摄成为偶像剧。今年电视界最火的现象之一就是《步步惊心》的热播,该剧不光成为坊间谈资催生话题,也带红了不少新星,该书作者桐华以290万在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名列第14位。

张艺谋新片《金陵十三钗》和冯小刚新片

《温故1942》都是从小说改编而来,前者出自严歌苓,后者出自刘震云,保守估计,这两部电影将会为中国电影贡献近10亿的票房,小说和影视剧联姻创造出的财富实在让人感到咋舌。

《杜拉拉升职记》被誉为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高管的故事。由徐静蕾执导的同名电影和由陈铭章执导的32集白领职场励志剧都是根据李可的小说改编。2008年,在图书市场一片萧条声中,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却一反常态地火了。《杜拉拉1》面世后,大卖60万册。紧接着《杜拉拉2》又登场了,市场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今年李可写出《杜拉拉大结局》以210万版税再次荣登作家富豪榜,其实也是趁着影视剧热播为这个系列画上完美句号,通常观众沉迷于一部影视剧,都会找它的小说原著阅读,从而又带动了小说的销量。

(感谢《华西部市报》资料支持)

上一篇:30个让你赚到爆的好点子 下一篇:“90后”大学生闯职场,自信哥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