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2 10:37:40

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观念 创新意识 创新途经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摆在每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树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首先,要树立“面向全体,开发潜能”的教学观,课堂教学不能再瞄准一张试卷,盯住几条“鳞鱼”,要由传统的智能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教学轨道上来,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授予学生“点金术”;要有教师教懂,学生学会变成教师懂教,学生会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其次,要树立“师生平等,生生有长”的师生观,教学实践证明:专制,放任只能造就“唯书,唯上,唯师”的“应试高手”,民主、和谐却可使师生互动、互感、教学相长。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有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平等的个体,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创作的机会,并能从创新性角度对学生的成功,哪怕是点滴的成功,都给予积极的褒奖,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创新的体验,对于学生的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引导和鼓励,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教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形成,它与教师的启发教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怀疑是创造的前提”。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发明创造的火花。学生对遇到的问题产生疑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批判精神,提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象的思维习惯。这样,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使学生享受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愿望。

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

总之,中学思想政治课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师要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让创新之树在政治课堂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青海西宁市城北区吴仲学校)

上一篇: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知心人”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三变”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