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任

时间:2022-08-12 09:01:29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任

现在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差已经成为摆在老师、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比如我们听说过因为老师、家长一句批评,一次成绩不好,甚至因为长相、家庭经济等原因稍不如意就走极端的事情屡见不鲜,或者因为学习有压力 就厌学、逃学,不愿承担责任……究其原因,家庭方面有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就像生活在温室的花草没有经过风吹日晒;社会方面,有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泛滥,如好逸恶劳等思想,还有客观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等有关。而孩子一旦入学,就像进入了一个小社会,要面临竞争,要承担责任就会遇到挫折,就会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差 ,承受不起挫折,而更何况进入社会压力、竞争会更大,会更承受不起。而学校对学生挫折教育较少,或者因为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干扰学校教育而效果不好。

青少年学生抗挫折能力差其危害大而言之关系国家未来。我们常说,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群承受不起挫折的青少年将来怎样挣得在国际上的一席之地;再而言之,不能承受挫折对青少年自己成长能够非常不利。我们现在生活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努力拼搏,还要心态上给自己恰当定位,也就是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适应社会。如果不具有抗挫折的能力,就由于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

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挫折,并且掌握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目标,并且是否具有抗挫折能力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能有人说思想品德课教师讲授正确对待挫折、如何战胜挫折这些内容,就能够成为“万能妙药”,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虽不能这样说,因为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是一个综合因素,需要全社会努力。但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毕竟能进到自己的力量。

那么应该如何做么?我想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可能有的老师说我不是班主任,课外不是我的事。但是我觉的作为一名称职的思想品德就应该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去了解学生,感受学生。那么课内应怎么办呢?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及情境教育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又生动感性材料。如让一些平时学习一帆风顺的优秀学生偶尔考得差一点,让其体验失败的感受;或者让学生演一些历史悲剧,使学生经受磨难,取得直接的挫折经验,从而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还可以找一些勇于战胜挫折的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不一定是伟人、名人,也可以是平凡的人,这样更有说服力。让学生认识到人人会遇到挫折,只是或大或小,自己有一颗战胜挫折的心非常重要。

由于挫折这一问题的特殊性,教师设置情景再逼真,和现实生活总有差距。旧有的教育观念把中学思想政治课归类于普通的文化知识课,将其课程内容高度理论化,使学生只具有机械的认知标准,而不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作为一种实用型的课程,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多挖掘挫折教育的生动例子,让学生明白不光是伟人得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作为普通老百姓也一样。大文豪巴尔扎克说得好:“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人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学生共同克服,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及时与学生能够沟通,运用各种技巧让学生能够战胜挫折。

以学生适应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中学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开发相关的挫折教育网站,利用丰富的挫折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邮箱、QQ聊天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对话,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合理运用挫折防卫机制,提升应对挫折能力。

上一篇:浅尝《爱莲说》之美 下一篇:高中新课改下政治学科预习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