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的跨越

时间:2022-08-12 08:18:18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自己突然从教了将近十年的社会科目中转到了教学语文、数学课,心中的茫然是可想而知的。以前,各种培训没少参加,公开课没少听,自己也没少参与,甚至还为大家辅导过,可那是过去,那是与现在没有太大联系的科目。所以,一开学我面临的丰要问题之一就是我的语文课该怎么上?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把以前的听课记录翻了出来,可令人失望的是在此之前,我听到的语文课简直是太少了,责备自己的同时,我又翻开了各种教育刊物寻找各种案例,可课改才进行三个年头,第一册语文教材的案例并不多,就这样,我靠着对以前听过的公开课的点滴记忆结合刊物上别人的案例磕磕绊绊的开始了我语文课的教:学。现在回想起来,说白了,就是并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辛辛苦苦备好了课,准备好了教具,胸有成竹的走上了讲台,可有时却上的如落花流水――稀里哗啦,于是再改变一种教法,却在规定的时间内收不到意想之中的效果,当时的我犹如一只没头的苍蝇,东飞西撞,却怎么也跑不出这张困惑的网。

偶然的一天,我在一篇刊物中看到:语文课上应该书声琅琅,一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一。于是我又开始改变我的语文教学,开始认真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尤其在教学《一朵云》时,令我兴奋不已,课堂上终于有了令让自己回味的精彩之处,有了充满活力的片断。高兴了没几天,我又发现了这样教学的弊端,齐读时有的同学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并在重视了朗读的同时,又忽略了写字教学及其他教学。小组读时,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效果,而这时挂图的缺乏及有些教具的不能及时使用,成了我上不好课的借口,常想:唉!这要是用上多媒体演示效果一定比现在好,这个环节要是用上实物投影一定会更棒……

不久课改大赛开始了,有幸听到了一些名师的课,听课前我在想:这些名师都会制作些什么样的课件?怎样充满激情的指导?必不可少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怎么学的?这样的课会配什么歌曲或乐曲?不料有的课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一节获得一等奖的语文课不仅没用课件,还没有流行的小组合作,更没有强加的带有老师感彩的朗读硬性指导。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只要读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最好的。

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不拘一格!

原来公开课还可以这样朴实无华!

这节课当然不足十分完美的,肯定还有些欠缺,但是它上 出了一个语文教师对“新理念、新课程、新标准”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上出了课改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发展方向,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作者单位:宁安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点滴谈 下一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每个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