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新探索

时间:2022-08-12 06:50:34

“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新探索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08186)阶段性成果

[摘要]从艺术实践课程汇报作品的角度探讨艺术考察课程中的教、学问题。在分析考察类课程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实的作品图例说明“教、学”问题的新探索。

[关键词]艺术实践; 教学相长 ;再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写生考察、实习等多门课程,写生考察是最具有专业特征的实践课程之一。它同其他专业的实践课相比,写生考察类课程具有更大的主观性、自由性、随意性。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我们也一定要从教、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力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所进行的民族艺术考察为例,探讨教师应当如何“教”学生进行艺术考察,让学生如何去“学”艺术考察。

就我们带领学生进行艺术考察的经验来看,要想使艺术考察达到一定的深度,一定要首先确定考察的任务。在很多艺术院校,考察的任务就是在考察途中沿途用绘画、拍照、日记的形式对考察地点进行记录,而这样的方式往往流于表面,也并没有从特定专业的角度去挖掘所应该考察的内容。所以在正式外出考察前,可以给学生下达一个任务书,上面写清楚从哪些方面去进行考察,最终考察的结果要怎样从设计的角度加以诠释。在最近一次的民族艺术考察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拟定了这样一个任务书:在所考察的民族文化艺术中选取一个切入点(如造型、图案、颜色、文化表达等),从这个切入点进行延伸,从多角度,多纬度对其进行设计和再设计。努力达到从设计原点到立体构架的综合设计体。作品表现方式和完成手法不限。在任务书下达之后,许多同学就开始有了紧张感,于是在出发前,查阅相应的资料,对所要进行考察的地点有大致的了解。

在完成了考察前准备之后,就要开始正式的考察行程了。本次考察地点是贵州的几个地区,这些地区有苗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彝族等,学生对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非常感兴趣。而作为我们带队的教师,不能仅仅是安排行程,而是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指导。我们知道,民族艺术考察和写生实践不同,用绘画的手法记录考察内容只是考察方式中的一种,而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为深入的对挖掘地点的文化历史,艺术形态,精神特征才是关键所在。于是,晚上的讨论会成为考察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我们用讨论会的方式让每个同学讲述自己的考察内容和收获。虽然考察地点相同,但是每个同学的考察角度却都是不一样的,这让我们教师感到非常的惊喜。例如同样是考察苗族的服装,有的同学从服装的构件来考察,而有的同学却是从颜色来考察,还有同学是从不同年龄的苗族人的服装特征来考察。而且,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考察成果都能发表一些独自的看法。在讨论会中,由于每个同学的考察角度和观点都不一样,所以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考察成果交流,甚至有些提出来的问题在当场就可以解决。所以,这样的讨论会的形式可以使得我们的艺术考察向更为深刻的方向发展。

在考察结束之后,检验考察成果的时刻才真正开始。当学生完成了考察行程回到学校之后,还应该有后续的教学环节。在我所带领的这次民族艺术考察中,出发前的准备和返校后的成果完成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外出的考察行程。由于在考察出发前已经向学生布置了考察任务书,所以返校之后,每个同学都应当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我们要求学生从设计的角度对所考察到的民族艺术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说应当用新的语言,新的表现手法去诠释民族的艺术特性。下面,我们从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例如图1这副作品,学生考察了贵州苗族的在扎染和刺绣上的特征,将扎染中的图案提炼出来,用现代设计的方式将其进行重新组合。同时,又在苗族刺绣上找到了图形与颜色的拼接方式,将其用概括的手法将其本质特征提炼出来。而单纯的形式组合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亲自进行了实地的考察,所以对贵州苗族的精神层面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于是在她的画面中,用一种类似于细胞重构的方式再现了苗族人的团结与开放的个性。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件作品(图2)。这件作品采用的手法极为特别,可以说这名学生是在创造一件精神化的艺术品。学生展现的是一种设计理念,也就是用现代的手法去诠释一种民族精神。在贵州的西江千户苗寨,每个夜晚,苗寨中的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的屋前点亮一盏灯,于是一千多个独立的吊脚楼成了山林夜幕中的点点星辰。这样的震撼与感动,只有亲自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学生将PP管切割成5公分宽的小段,并且喷上金色的漆,然后固定到透明的拷贝纸上,而拷贝纸则从天花板一直垂到地面,并且还有一段延伸的距离。在日光的作用下,我们看到这件作品就像发光的星辰,温和、明亮且充满了力量,这就是学生要表现的西江千户苗寨的精神力量。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我们可以为艺术考察做出更具有专业特性的考察计划。我们可以从如视觉传达、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的视角来定位我们的考察。我们可以摒弃那种类似于游客观光似的考察过程,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去定义它。当然,整个考察教学中,教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在考察前对考察地点的文化、艺术都相当的了解,这样才能指引学生进行相应的考察活动。教师也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考察准备期、考察行程期、考察成果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协助学生顺利完成整个考察。“教”与“学”从来就是不分家的,教师的“教”是在学生不断的“学”的过程中提高的,而学生的“学”又是在教师不断提升的“教”中达到最高的境界。我们的艺术考察实践课程也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让艺术考察真正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不可替代的实践课程。

上一篇:试论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实践教学效果与市... 下一篇:中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