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之问 第7期

时间:2022-08-12 06:16:41

【前言】终极之问 第7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这本书的一个独特之处是,这两位大师在这些问题上曾经完全致,后来又截然相反――人的一致,是指两人都曾抱有类似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曾对“终极之问”和“快乐”问题有类似的答案。两人的相反,指的是弗氏直到人生的终结,都保持早年的理论:而路氏则在人生的中途,...

弗洛伊德和C.s.路易斯,20世纪闪耀的人类群星中,璀璨夺目的两位文化大师,他们的思想代表了有关人类幸福本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终极之问》一书中,通过作者巧妙揉合的“会面”,他们的论点第一次比肩而立,正面交锋――关于良知、快乐、性、爱、痛苦、死亡、造物者。针对这些生命中的重大问题,双方给出了具有影响力又互相冲突的回答,展示了一直以来人类终极意义的矛盾欲求,以及耐人寻味的挣扎与探索。如果说弗洛伊德依靠的是对人的(特别是性的)心理的分析,那么,路易斯依靠的就是对神的(特别是基督的)启示的领悟。这两位太师在此同你讨论的,绝不仅仅是“怎样才能快乐?”而且还有与之紧密相关的一连串问题。

在世界上,谁能快乐?

不一定是以下名词:“总统”、“总理”、“王子”、“公主”、“富翁”、“富婆”。

也许,“哈佛大学的学生”是一个不错的答案。

但是本书的作者尼科利却告诉你: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多半都说,他们“不快乐”!那么,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你是否快乐?人为何常常不快乐?怎样才能快乐?这是一个终极之问。

这本书的一个独特之处是,这两位大师在这些问题上曾经完全致,后来又截然相反――人的一致,是指两人都曾抱有类似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曾对“终极之问”和“快乐”问题有类似的答案。两人的相反,指的是弗氏直到人生的终结,都保持早年的理论:而路氏则在人生的中途,就幡然悔悟而皈信基督。从此。两人对本书目录中所有的重大问题,都有了截然相反的答案一弗洛伊德至少在其著述中依然故我,而路易斯则在著作和生活中都抛弃旧我,俨然新生。你可以想见,这样两位观点截然相反,却同样雄辩滔滔的大师,在有关宇宙人生的这些重大问题上,唇枪舌剑,同台交锋,是何等精彩。

这本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这两位太师的个人生活一从他们的忧郁症到性心理,从他们的幼年遭遇到婚姻关系,从他们的亲友同事到学术生涯,从他们身体的病痛到临死的情形……都围绕着目录列举的重大问题,得到了彼此对照的一一展示。这两位都曾饱经人生磨难(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的大师,哪一位更加快乐,哪一位的理念更加真实可信。

为什么需要“终极之问”?

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一个大医院的肿瘤科医生,她面对的是绝症,目睹过许多人的死亡。问她,人们在临终前是什么样子?她说大多非常崩溃、恐惧。又问,那什么样的人面对死亡会比较从容安稳,是老人吗?是教育程度高的入吗?是有权有钱见过世面的人吗?或者是男人?男人也许更坚强些?肿瘤医生说都不是,而且很可能正好相反。人是否敢于面对死亡与金钱、地位、阶层、性别没有什么关系,只与爱有关。用她的话说,就是“一生中感受的爱比较多,对美好感情体会和表达得比较充分的入,面对大难更坦然。”

她清楚地说明了什么能让我们的灵魂安稳。我们需要爱。

正如史铁生所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的,而且是被分开来一个个抛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人的本质是孤独:孤独就需要交流与安慰,所以我们需要爱,这是本质的需要。与坚不坚强没有关系。被爱使我们克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而付出爱使我们感到虚妄的人生有了意义。”

这才明白,我们需要一个永恒的爱,从不放弃,永远温柔。我们拼命在尘世寻找这种爱。却总是找不到。朋友可能移情,爱人可能别恋,只有母爱可能比较接近永恒,但毕竟不能永恒。如果你知道真的会有一个人爱你,不管你多糟糕都爱你,你是不是觉得心里安定了一点儿?温暖了一点儿?

心理分析这门学科的鼻祖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是把人类灵魂的控制权从上帝的手里夺回来。可灵魂的确是与上帝有关的事,人类岂能全部掌控?

上一篇:世界顶级高尔夫球场巡礼 下一篇: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