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包装设计中的文字版式

时间:2022-08-12 02:33:52

论包装设计中的文字版式

目前关于文字版式设计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国际都是相当多的,但是大部份仅涉及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和网页设计等领域,对于包装设计中文字版式的研究较少。在包装中,文字的组织与排版是信息的载体,也是具有视觉特性的符号,所以文字版式是包装设计不可分割的一个部份。包装上的文字内容包含商标名称、企业名称、广告语、产品说明等重要的信息,下文将对这些文字的版式设计进行论述。

一、包装版式设计中内容性文字

内容性文字版式主要是包装上那些能让受众理解商品功能、品质、产地、使用方法及企业信息的文字。应根据包装上文字内容的不同而把文字编排在包装盒不同展示面上。这一类文字最主要是具有识别性、清晰性和准确性,让人们凭借着文字,直接快速地了解商品信息的目的。所用的字体一般为通用的印刷体,比如宋体、黑体、罗马体、等线体等,而且采用的字体不超过三种。

1、内容性文字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基本文字:包括包装品名和生产企业名称。一般被安排在包装的主要展示面上,其中生产企业名称可以安排在侧面或背面。要强调说明的是品名字体一般作设计处理,有助于树立产品形象。

资料文字:包括产品成分、容量、型号、规格等,设计时要采用印刷字体。这类文字常常被安排在包装的侧面和背面。

说明文字:说明产品用途、用法、保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文字。要求内容要简明,一般出现在包装的侧面。

广告文字:宣传商品内容物特点的推销性文字,根据包装需要采用。

2、内容性文字版式设计:

基本要求是从整体出发,根据内容物的属性、文字本身的主次来进行。

首先,内容性文字排版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各个面和各个文字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和秩序,因为其结构与形式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主次的表现,第一个任务就是突出表现主体形象。其次,再考虑主次各个面中每个文字要素之间的对比,例如所有在次面上出现的与主面相同的文字,均不可大于主面上的文字形象,否则,整个包装会造成视觉混乱,破坏整体的统一。处理各个面上文字之间的主次关系,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以主面的主体文字为基础向四面延伸,沿辅助线到各个次面上,次面上各文字要素安排在这些延伸的辅助线上,然后通过次面所确定的形象再沿辅助轴线到各个次面上,从而确定各个文字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来安排各个面的文字,使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关联与互动,加上主次关系处理恰当,便可形成统一有序的秩序感和形式感。

此外,内容性文字还有一种特殊的版式形式,称作跨版面设计。它是把主体形象扩大到两个面或多个面上的一种版式形式。这种版式多用于体积较小的立式包装,目的在于商品在陈列展示中起到扩大展示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使用跨版面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是,把多个面组合为一个大展示面时要考虑到每个小面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做到无论是单体包装陈列还是组合陈列,都能达到完整统一的视觉效果。

二、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性文字

本文中装饰性文字是指把包装版式设计中除内容性以外的主体文字通过艺术处理手法把其转换成一种符号与图形,让其具备审美性与识别性的双重功能的文字。包括商品品名和作为图案的文字。这种经过设计处理过的文字可增加商品的情感和个性,从而达到商品包装个性化,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1、装饰性文字字体的选择

(1)、根据消费者的年龄需求。例如:老年人商品选择的字体要稍稍大点、花样不要太多,方便老年人阅读;成年人则喜欢稳重点、个性点的字体,版面上的文字采用最好是避开娃娃体、雪仪体等看上去比较幼稚的字体;而儿童商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此类字体表现则可生动、活泼,采用变化形式多样而富有趣味的字体,如POP体、手写体等,比较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不能采用太严肃的字体。

(2)、根据地域性需求。包装字体的选择上得依据地方文化的需求来设计。如香港、台湾等地区还有用繁体的习惯,那么在有些商品的包装字体选择上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

(3)、根据民族性需求。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字,这时商品的文字选择也应该有所倾向。商品如果是销往少数民族,那么在字体上就应该加上他们民族的字体,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否则商品可能会对少数民族消费者缺少吸引力和亲和力,甚至还会阻碍商品信息的传播。

(4)、根据消费者性别需求。字体的选择和颜色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性别有所区别。

(5)、根据商品属性需求。在字体的选择上也应符合商品属性的特征。如我国的茶包装,在字体上多用比较端正的字体再加以设计。而洋酒包装则选用一些花体或变形字体。

2、装饰性文字的结构处理与排版

包装上的文字、字母的造型结构各有不同,结构是字体设计的另一重点。要把它们有机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要对文字组合进行处理。以基本外形为主导,在结构上扭曲、变形,或改变颜色上的搭配等都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1)、利用共用的笔画:在常用的文字中,存在着许多造型类似甚至相同的笔画,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同的笔画将两个或几个文字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2)、笔画的连接:有些文字之间拥有共同的水平线,可利用他们的笔画延长使之结合。

(3)、用造型或笔画上的互补:在许多文字中,文字间的造型存在着互补的情况,也就是文字之间互相“补缺”。可利用或制造这种特点来达到文字组合的统一。

(4)、挤压:这种方法一般用在数量较多的文字组合,为了使较多的文字看起来更加整体或更具造型感,可以将文字挤压变形并限定在造型内。目的是为了突出或强调其中某一个文字。

(5)、连接的环:一个带环的字母或文字可以和另一个带环的字母套在一起或延伸穿越,使之成为整体。

(6)、为空白区域添色:经常会有一些字母或文字令我们不好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字母放在一个框里,然后将空白区域添色,会得到想要得效果。

(7)、剪切:剪切掉字母的底部,文字的缺陷会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会促使消费者在这个设计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只要把说明文字放在下面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8)、叠加法:就是将一些字母的部分增大或缩小,零散而无规则地排列,排列时使文字的增大或缩小部分重叠,使这些不规则的排列具有整体感。这种版式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太死板。

字体选好后,再把品牌文字或群组的装饰文字看作包装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使其成为设计的一部分,让文字图形化。首先,应把包装中的文字面积化。通过单体文字的大小变化使文字形成大小不同的组合形成块面,在块面中,使单体文字形成点线面的布局。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包装版式的排版产生聚焦点和视觉冲击力。其次,利用文字本身或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空间,使文字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展示最佳的效果,表现的最好方法是利用空间正负形。可以利用编排后的负形和字体间及周边空白版面,添加能体现商品内涵的设计元素来与群组的文字结合,达到体现商品个性的目的。

3、品牌文字的商品内涵体现

这一点需特别强调:目前在经济的驱动下,很多商品的包装设计被归纳于整体商品营销的范畴内,这就注定了每件推向市场的商品都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包装中主体文字的创意设计和排版往往能突出商品的文化内涵,因为它能使设计极具商品文化个性和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如中国的茶叶在包装设计时可根据商品属性、产地、厂家、企业文化来突出设计“茶”这个字,通过“茶”塑造包装氛围,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让消费者直观清楚地将该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区别开来。

设计之前必须了解字面意思和品牌含义,它包含两个重要方面:首先要根据文字的意义及结构进行情节化、心理化的布局,借用图形化、符号化的处理。其次要注重人们长期运用文字过程形成的特殊心理――望文生义和依形联想的审美观,要将文字的“音”“形”“意”高度融合统一,使设计师和消费者达到共鸣,这是商品内涵体现的重点。

总而言之,单体文字的设计、群化文字的排版、品牌文字的商品内涵构成了包装文字版式设计,包装版式设计中文字版式应该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现代文明,不断完善文字在包装设计上的创新,提出更多新的视觉理念。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装潢系硕士,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上一篇:艺术设计产品规避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方略 下一篇:从传统绘画基础到艺术设计基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