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6 05:20:27

摘要: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500例,其中入院时及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的230例。将其中的120例采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另外的110例采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治疗腹泻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观察,通过将2个组的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的患儿腹泻天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

肺炎是小儿常见多发病[1],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儿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会出现腹泻[2],这样会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阻碍疾病的恢复,延长住院的时间。我科2011年1月~7月采用一种真菌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治疗肺炎继发腹泻取得良好成效。本实验主要通过对比布拉氏酵母菌(亿活)与传统的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方法,比较两者在治疗因抗生素引起的继发性腹泻方面的错别,为临床小儿肺炎的治疗及护理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7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炎患儿500例,入院时或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的患者有230例,占总例数的30%,其中男性128例、女性102例。年龄在1个月~10岁,病情分级,轻型:无脱水反应中毒症状,重型:中度或重度脱水、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及中毒症状。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对于230例腹泻患儿,轻度脱水予以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给予静脉补液。随机选取其中的118例患儿每天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作为观察组;同时另外的112例患儿予以服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口服,作为对照组。观测两组服药后大便性状的改变,病情好转的程度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天数以及肺炎治愈天数。

1.2.2护理方法 ①饮食注意给予足够的水分摄入,清淡饮食,若是母乳喂养指导其使用不含乳糖的奶粉。②观察组服药时间在任何时候都可,对照组思密达在饭前妈咪爱在饭后。③做好臀部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臀红时予以氯锌油外敷。④布拉氏酵母菌可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造成全身真菌性感染,固不可在中央静脉输液患者附近打开。⑤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统计资料采用x±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腹泻天数进行统计,通过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别得到两组的平均腹泻天数,并以"x±s"表示,见表1。

2.2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肺炎治愈天数进行统计,通过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别得到两组的平均天数,并以"x±s"表示,见表2。

2.3 通过统计软件分析,观察组的患儿平均腹泻天数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临床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容易造成小儿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引起腹泻。常用的腹泻治疗通常采用肠道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起到生物屏障作用,抵御病原菌的侵入[3]。这类制剂有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不太理想[4]。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非致病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致病微生物对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袭,释放短肽蛋白中和、钝化和降解细菌毒素,从而发挥直接抗致病微生物的作用[5]。相关研究表明,布拉氏酵母菌在肠道内通过代谢释放多胺类物质(亚精胺和精胺)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如提高碱性磷酸酶等代谢酶活性,刺激肠道释放分泌型IgA,提高肠道局部抗感染能力。另一方面,布拉氏酵母菌能耐受胃酸、胆汁和各种消化酶,天然对所有抗生素耐药。常温下保存不影响药效,可在任何时候服用,与细菌类微生态制剂须低温保存,服用时间在饭前,饭后并不能与抗生素同服有明显优势。因此,布拉氏酵母菌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可缩短腹泻次数,加快腹泻的康复,并有助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对临床诊疗与护理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贤楠.重症患儿肺炎性腹的定义和标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

[2]刘作义,程茜.儿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499-501.

[3]沈晓明. 临床儿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059.

[4]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286,1298.

[5]Czerucka D, Rampal P. Experimental effects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on diarrhealpathogens [J]. Microbes Infect, 2002, 4: 733 (R) C9.

上一篇: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舌象、脉象特点分析 下一篇:地尔硫卓对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绞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