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请别放弃大便常规

时间:2022-08-12 11:48:55

体检请别放弃大便常规

小编的话

医学上把血、尿、粪的检查称为三大常规检查项目,其中大便检查是肠道门诊和住院病人最常用的化验项目之一。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其家属对大便常规检查很不以为然,觉得留取大便标本麻烦,化验等待时间长,反而对CT、B超这些相对直观的检查手段特别重视;有些人主动放弃大便常规检查,认为这种检查过时了,担心漏诊一些重大疾病,更有甚者还拒绝做大便常规检查。

大便化验的重要性

其实,大便的常规检查仍然是诊断很多疾病最为简便、重要和有效的辅助检查,也是众多辅助检查项目中的首选。

因为大便不仅仅是人体消化道排泄出来的废物,而且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从它们的变化可以诊断出消化器官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并且判断出疾病的性质、程度,同时,许多其他系统的疾病也能从大便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所以,大便的常规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便检查的内容及意义

大便常规检查一般包含有大便的颜色、性状、镜检和潜血实验等项目。正常人的大便约为100~300克/24小时,颜色多为黄褐色,婴儿呈金黄色。如果粪便的颜色呈陶土色或灰白色,可能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如果粪便呈柏油样黑色,可能是上消化道有出血,或者服用了活性炭、铁剂等药物;如果粪便呈鲜红色,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结肠、直肠或有出血病灶;绿色样稀便见于乳儿消化不良;凝乳块样便(白色块状物)为婴儿乳汁消化不良。

正常人大便为圆柱状软便。如大便呈细条扁条状,常见于直肠狭窄或狭窄、肠息肉、直肠癌等疾病;大便呈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急性胃肠炎、伪膜性肠炎、小儿秋季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等)和食物中毒;黏液性、脓样或黏液脓性、脓血样便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等;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及副霍乱;褐色球状硬便见于便秘;有恶臭时常见于慢性胰腺炎、肠道吸收不良或直肠癌溃烂等疾病。

镜检时,正常大便中无或偶见白细胞。肠炎时可见少量白细胞;细菌性痢疾时,可见大量白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如出现红细胞,可见于肠道下段炎症(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或有肠道出血时;寄生虫病可在大便中发现相应的肠道寄生虫或寄生虫虫卵,如钩虫、蛔虫、血吸虫、绦虫等。

特别要指出的是,大便潜血实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查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潜血实验正常应为阴性,如果消化道出血超过5毫升,潜血实验就会呈阳性,敏感性很高,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胃癌、大肠癌和钩虫病等。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的3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显示,50岁以上人群每2年或每1年进行1次潜血实验筛检可减少15%~33%的结肠、直肠癌病死率。迄今为止,应用大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进行自然人群筛查仍然是大肠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

可以看出,大便检查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必要检查项目,对诊断一些疾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应充分认识到大便常规检查的重要意义,克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对大便常规检查的一些轻视态度,认真分析检验内容数据,以便更好地为疾病诊断、疗效观察提供有效依据。

上一篇:孩子白天爱睡觉小心发作性睡病 下一篇:牙齿正畸,别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