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2 09:59:49

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大豆高产技术包括:选地与施肥,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方式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缺一不可。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播种

1 选地施肥

1.1选地 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适宜高产。大豆对茬口要求严格。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或轮作三年以上的地块种植大豆。

2.1施肥

2.1.1深层施肥,使肥料与种子分开,以防止烧种、烧苗,充分发挥肥效,促进根系生长,利于根瘤固氮,满足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

2.1.2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多施磷肥,以磷换氮,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40-50kg+碳铵15kg,或加磷酸二铵20kg。

2 品种选择与处理

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质大豆品种,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进行种子播前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3 播种方式及条件

3.1播种方式

3.1.1垄上双行精量点播。

3.1.2垄上等量穴播。

3.1.3“三垄”栽培法即应用2BJGL-6或2BJGL-12型联合播种机进行垄上双条播,深松、分层施肥等各项作业一次完成。此法适用于平原地区的低温地以及水分好的低洼地。

3.1.4“两垄一沟”栽培法在70cm的垄作基础上,每隔1垄在垄沟增加1行苗带,大行距140cm,小行距35cm,垄台穴距离15~18cm,每穴留苗3~4株;垄沟穴距20~22cm,每穴留苗2~3株。

3.1.5窄行密植栽培法。平播行距30~50cm,利用谷物播种机或改良播种机播种,覆土、镇压连续作业。

3.2精播条件

3.2.1合理轮作 最好选正茬,不重、迎茬种植。

3.2.2细致整地 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25cm,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耕堑直,百米内直线误差不超过20cm,地表10m内高低差不超过15cm。耙耢结合,达到平整细碎,10m宽幅内高低差不超过3cm,平方米内直径3~5cm土块不超过10个。耙深10~15cm。要求地头齐,不出三角抹斜。起垄要直,50m长直线误差不超过5cm,垄距误差不超过土1cm,垄台误差不超过3cm,垄幅误差在3cm以内,起垄后镇压。

3.2.3土壤水分适宜 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于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3.2.4适期播种 在土壤5~7cm深处,地温稳定在8℃时,即为播种时期。东北的广大地区一般以5月1~10日播种为宜。

4 合理密植

确定合理密植的原则,主要根据地力、品种特性、气温以及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南部地区气温高宜稀,北部地区气温低宜密;宽行距宜稀,窄行距宜密;繁茂性强品种宜稀,延期播种宜密;大豆与高秆作物间作宜稀,与早熟矮秆作物间作宜密。

5 田间管理

5.1间苗

在2片对生真叶展开后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前,按播种密度要求进行人工手间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拐子式留苗,留苗均匀,一次定苗。

5.2铲趟

当大豆子叶刚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机械深松土或畜力趟地,但不培土。此后,视田间杂草的多少,进行铲地,并随之趟地。至大豆封垄之前,完成三次铲地、三次趟地,间隔时间10~15天。保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5.3追肥

5.3.1根际追肥 大豆初花期,结合中耕或灌水每亩追施尿素5kg。

5.3.2叶面施肥和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①初花期:选用下列肥料溶于35kg水中,进行叶面喷施:钼酸铵15g;硼砂70g,硫酸锰45g,硫酸锌70g。②鼓粒初期:选用下列肥料溶于35kg水中,进行叶面喷施:尿素350g,磷酸二氢钾100g。

5.4灌水

在大豆开花初期和结荚鼓粒期,如无雨,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或根据田间植株叶片表现情况适时灌水。当植株叶片早晨尚坚挺,近中午叶片有萎蔫表现时就应及时灌水,灌水应在傍晚进行。

5.5防倒措施

在大豆开花期若植株生长过旺,亩喷施矮壮素5%水剂2500倍液;或3-5g三碘苯甲酸粉剂对水35kg,叶面喷施。以降低大豆植株高度,缩短节间长度,增加抗倒伏能力。

5.6杂草防除

由于大豆生长期高温、多雨,因而杂草种类多;而且生长快,与大豆争光、争水、争肥、滋生病虫,一般减产20%~30%。主要恶性杂草有青葙、茼麻、麻泡果、千金子、稗草、菟丝子等。大豆除草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拔除为辅。药剂种类有:芽前处理乙草胺1800~1950mL/hm2;茎叶处理虎威900mL/hm2+精禾草克1200mL/hm2喷雾。菟丝子属寄生性、检疫性杂草,可通过芽前处理;也可用43%甲草胺乳油4500~6000mL/hm2喷雾防治;绕茎后可选用48%~22生物药剂喷雾防治,剩余的人工剥除。

5.7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豆荚螟、蚜虫、豆毒蛾、大豆叶蝉、红蜘蛛等,可亩用锐劲敌3包+蚜虱净3包兑水60kg喷雾或康宽2包+阿维菌素60g兑水60kg喷雾;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可用爱苗2000倍,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兑水喷雾。

上一篇:谈兴隆林业局云杉大树移栽技术 下一篇:谈杨树造林密度的确定原则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