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离灵魂近些

时间:2022-08-12 09:24:34

让课堂离灵魂近些

前不久,我给青年教师们开办了一个关于教育写作的讲座。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一位教师问我:“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课堂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你觉得哪一个更重要?”

我笑笑,解释道:“这不该是课堂教学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最显性的,也是多年以来我们的课堂执着追求的;过程与方法是我们最看重的,也是众多专家学者孜孜不懈加以研究的。我们总是希望通过教学技能的不断创新,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却忘了,海量的学科文化、习得的一技之长、增强的能力才干等都只是教育的形式,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外在,而非课堂的灵魂。”

在我看来,课堂教学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触动。如果一节课未能触及到人的心灵,未能引起心灵深处的某种悸动,那么它就不能称其为课堂;如果一节课不能启迪一个人的理想,不能坚定一个人的信仰,那么它就只能算是没有灵魂的课堂;如果一节课不能给予人们真、善、美、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不能满足人们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那么它就是最为失败的课堂。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对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自然,我更倾向于教学的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这是对课堂灵魂的一种坚守。在这种坚守中,我们以尊重、善待、关注、成全替代枯燥的说教、简单的重复,不断焕发着课堂的生命力,不断衍生着学生心灵的精彩。当课堂不再简单地罗列知识和数字,当教师不再单纯地追求教学技能和技巧,当课堂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与心灵的共鸣,教育当宛如姹紫嫣红的鲜花,在春天灿然地绽放。

有灵魂的课堂,才能照料人的心魄,实现心灵的转向,才能自始至终坚守着教育的真实和崇高,在距离灵魂最近的地带与生命同行。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让课堂离灵魂更近些。(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西郊实验学校)

上一篇:宿迁市企业用工难状况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东阿:一座古城的千年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