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企业发展应对WTO的创新战略

时间:2022-08-12 04:31:57

湖北企业发展应对WTO的创新战略

面对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湖北要迅速崛起,实现企业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带来的财富来源于企业,但企业根植于其母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中,国家创新系统对企业创新方向和创新能力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政府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湖北企业的创新活力,除了来自于自身,还来源于湖北政府创新。

1、 创新财政金融机制,为企业创新疏通融资渠道,加大创新投入

《中部区域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部科技环境优势明显,但创新能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以湖北为例,湖北在2001年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26.3,比全国24.61高,与珠三角29.87相差不很大。但科技经费投入偏低。湖北在2001年R&D占GDP的比例为0.8%全国是1.1, 珠三角是1.3。科技人员人均R&D经营支出,湖北是2.35,全国是3.32,珠三角为5.91,是湖北的一倍多。从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看,湖北2001年万人专利授权为0.369,全国为0.778,珠三角为2.345。截止2003年3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湖北占全国的0.363%,珠三角占全国的46.281%(来自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湖北科研成果产出不高与其投入不足有很大的关联。所以,湖北要加大创新投入。

政府支持大型企业创新筹资的具体措施包括:在企业改组改制中要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参与本地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扩张;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制定与中央一致的地方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通过财政贴息的办法发行“重点企业债券”,为湖北大型企业自主创新筹集资金,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对政府的研究与开发补贴在符合一定条件时认为是不可申诉的补贴情况,加大政府技术开发投入,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开发给予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基金、专项补贴等财政支持;政府依据企业年度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例和销售额的增长率,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直接补贴或扣减企业的收入税,通过设计补贴机制,引导企业走上创新之路,培养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支持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措施包括:首先,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范围,由目前的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襄樊市,普及到湖北省的各市、县,分别设立省级、市级、县级创新基金,用于匹配和支持国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以向具有良好研究意向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直接提供股本资金和贷款资金。第二,向有竞争产品、竞争市场、竞争技术的企业提供“出口信贷援助基金”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启动资金。第三,对特定企业给与投资补助,鼓励企业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建立海外投资促进基金等资金支持和间接咨询支持,促使湖北的先进产业尽快走向国际。

2、发挥网络系统优势,架设知识分享渠道

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大企业的资源优势,缺乏专业人才队伍进行投资当地国信息的搜集与管理,许多企业也不知道国家的一些扶持政策,如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可申请资金补助,或可获得奖励等。大型企业也缺乏集团公司与分公司的互动过程。从网络学习的观点来看,建立网络的学习渠道或策略联盟的合作模式是快速挺进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湖北政府应扩大企业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为企业实现与省外、国外的企业的联盟,寻找企业的合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减少在省外、海外市场试错的成本,将市场知识内化,以求得海外发展的机会;省政府要制定一项企业支持计划,以联合并组织政府各部门、工商团体、大专院校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发挥湖北优势,特设专家咨询热线或专家库,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随时得到专业人士如工程师、律师、税务师及会计师的协助,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组织、出版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的刊物,为企业提供专门的商情信息及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更多地机会。建立湖北省世贸组织事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加强对反倾销的宣传培训,建立反倾销应诉工作快速反应机制,营造良好的公平贸易环境,制定有关培养WTO实战专才的工程等。

3、推动国际化标准的实施与建设,为湖北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为减少非贸易壁垒,增强企业的品质管理能力,实施国际化标准,强化和推广产品测试和认证服务,政府还需要做大量的扶持性工作。一方面,支持大企业设立产品测试和认证中心,具体工作包括:提供基金支持,与海外合作牵线搭桥、组织行业协会或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等;另一方面,发挥省技术质量检验局、行业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按市场化运作的要求,设立产品测试和认证中心,主动提升测试水准,并推动与海外机构的合作,促进本地和海外机构接受认可实验所的测试结果,以消除TBT的影响。湖北政府还应动员政府各部门及各媒体,大力宣传ISO9000系列、技术壁垒(TBT)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SA8000),倡导专业团体、行业学会等社会机构制定相应的标准供企业参考。为湖北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4、以人为本,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谈到人才,人们总说“孔雀东南飞、麻雀都东南飞”,抱怨湖北总是充当“人才输出地”的角色。这话不假,湖北留不住人,人们听得多的是农村的留守孩子,其实在武汉市也有大量的城市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基本上都是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才外流呢?举例来说,我校一名学生物工程的毕业生在武汉一家民营生物研究所工作不到一年,就跑到温州的一家改为股份制的厨工企业,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回到母校继续攻读工程硕士时,他说:我现在的企业除了给我发工资,交保险,还给了1%的股份,我这次学习也是公司出钱,另外还住上了地方政府提供的廉价科技人才楼,所以现在打算在这家公司继续干下去。而原来在武汉的那家企业,除了几百元的工资,什么也没有。由此可知,湖北没有留住人才的环境及政策措施。

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就是在发达的东部地区应因缺乏人才而感到后劲不足,湖北要发挥科技教育优势,要打破过去的习惯,制定人才培养和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湖北地方政府的人才创新管理要围绕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工资待遇、住居条件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制度化,并允许企业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人才管理。同时把建立企业创新体系与人才开发挂起钩来,确立人才资源投资优先的战略,建立面向企业的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实行资金、项目、人才配套投入,以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楚才回流之日,也就是湖北腾飞之时。

5、创新企业经营方式,使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加入WTO,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都是无人可阻挡的趋势。湖北省的出口量不大,目前只有武钢、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等几家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随着湖北省出口的增加,必然有更多的企业遭遇反倾销。因此,为了应对WTO的反倾销挑战,湖北企业经营方式要多样化,如跨国并购股权置换,收购销售网络许可证技术专利,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和工业园等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发展企业集团。国内一些企业目前已走在前列,如宝钢在巴西与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广东美的集团出资2000万美元购买了日本三洋电器公司的微波炉业务纵向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产品技术的高科技部分和零部件部分;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UAI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收购一个制造基地,作为立足点,支持中国在美国的进一步收购行为。这些案例,反映中国通过跨国兼并和收购能获得资源、技术、产品、品牌等优势。同时提醒我们,企业不要将一种产品,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制造,都要一条龙负责。必须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优势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把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全球化程度高的产品,越难反倾销,因为最后的产品的权属问题很难解决。国际化经营可规避反倾销。

上一篇: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 下一篇:中国名牌时装的开创要以巴黎时装的发展为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