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时间:2022-08-12 03:16:12

浅谈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 要: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一门主干课程,是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基本技能的结合体。这些知识之间联系密切,不可分割,在整个教学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法无论在任务量还是教学效果上都达不到基础日语教学要求。因此,必须在基础日语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辅导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达到学习最终目的——学会学习。

关键词:基础日语;教学;辅导方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305-02

一、引言

基础日语是实现日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一定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必修课。基础日语阶段的教学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日语教学的成败。日语专业学生零起点的客观情况,导致其初级阶段面临英语专业学生所不同的挑战。单单依靠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听说读写译全面均衡发展的水平。“学会学习”被公认为现代日语教学中所提倡的外语学习最终目标。由此,必须在基础日语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基础日语课程自主学习的培养目标

日语专业学生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进行基础日语的学习,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如何快速有效积累基础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转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习惯,避免造成外语学习的“聋哑症”。这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避免以教师教学为主的填鸭式灌输,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需要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根据笔者教学经验以及对本校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自主学习意识的薄弱是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作为低年级乃至整个日语学习阶段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日语教学,首先应该从单一的基础知识传授转换到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慢慢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循序渐进地步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基础日语学习轨道中。

(二)学生们进入自主学习尝试之后必须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据笔者调查发现零基础起步的学生们,面对60%左右都是汉字的日语,基本上认为似乎很容易入门。然而,基础阶段如果过多使用翻译法,学生受母语影响,会造出很多自以为“是”的句子,从而延误学生语感和头脑中正确日语框架的形成。同时,避免中学时期应试教育下英语学习方法的复制。在教师引导下形成适合日语能力养成规律的学习方法。

(三)提高学生进行知识的主动性运用能力。知识运用的知识学习过程,不仅是为了用而学,而且是在用中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以实践的方式或实际运用的方式学习知识。正是这种知识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的变革,知识的灵活运用乃至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三、基础日语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以四川理工学院日语专业的基础日语课程为例,本课程在大一大二开设两学年,采用《新编日语》1-4册,每册20课。由于基础日语课程涉及到多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内容量大。如果按照传统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一学期完成一册教学任务,则会因为时间紧迫,教学任务繁重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另外,刚入大学的日语专业学生,他们有零基础的客观劣势,甚至对日本相关的常识了解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要让学生在大二通过专业四级考试,掌握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基础日语课程就要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改进教学方式,以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为基础,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在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日语的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好学氛围。笔者将根据基础日语学习进度提出相应的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一)基础日语学习前期,即大一学年

根据第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特点,要求教师避免单一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以增强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为主。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

1、课前预习。在教师建议下做好字典等自学工具的准备,查好新课的基本词汇音调、意义、例句表达;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自由发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课后复习,包括课后作业、课文的背诵、短语以及句子听写。让学生通过例句掌握单词的用法,增强对词汇句子的理解能力。通过课文背诵形成日语言语表达意识,初步具备日常口语表达习惯和能力。

2、歌曲影视的活用。在基础日语入门阶段,可以从大家熟悉的《两只老虎》《圣诞歌》等歌曲的日文版着手,训练学生对假名的熟练程度。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和课后主动了解比较熟悉的被翻唱日语歌曲,如《很爱很爱你》《在水一方》《让我欢喜让我忧》等。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接触日语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或者课间通过网络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视听材料,如新闻短片、佳片欣赏、日本文化集锦等,学生可以下载反复视听并跟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加强了日语听说能力。

3、报刊杂志漫画的引入。初级阶段的阅读训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课外阅读扩展。

(二)基础日语教学后期,即大二学年

通过以上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学生能够慢慢提高知识的自主获取能力。教师的作用也将转变为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为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督学习进程、引导学习方法、解决疑难问题,避免面面俱到。本阶段主要侧重于知识的自主运用。

随着学习的深入,课堂上基础知识的拓展运用训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提高阶段的自主学习不再局限于通过工具书等手段自主获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课文语法点或重点词汇进行分析探讨、举例说明,鼓励课后将其引入自编的场景会话之中,这是训练词汇语法等综合运用以及口语表达的最佳方式,也是增强外语学习自信心的良好办法。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在知识自主运用中进行自我测评。基础日语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次测评是根据日语教学委员会的要求,在大二下学期进行的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测试准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转变思维,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应该把考试作为一次自主学习能力检测,并且慢慢由接受外在测评转换为自主测评方式。自主测评方式的形成可以通过课后的阅读来进行。在一定的时间内,由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与日本有关的书籍,交予指导老师,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阅读与日本有关书籍,定下考查时间和方式,到规定时间让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发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检测自己阅读分析能力,长期坚持过程中形成自主评价意识和能力。在阅读中品位不同作家的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从表层学习深入到深层次的语言学习,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形成日语思维。

不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并非花样越多越好。而是指教师要根据目的、内容、不同学生学习程度等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灵活而有针对性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日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结合基础日语课程在整个日语学习阶段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在基础日语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维习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琼.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兼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1,(03).

[2]朱雪芹,李丰威.交叉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4).

[3]胡红梅.大学基础日语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宿州:宿州学院学报,2010,(06).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四级考试 下一篇:再议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