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时间:2022-08-12 02:41:12

如何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摘要: 制图课的传授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对症下药,寻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法。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culture students' motives and intres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culture students study motives and interests. It is the key factor of the success of protraction teaching. So, it is essential for teachers to cultur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s and their study passions consciously.

关键词: 培养;学习动机;做法

Key words: culture;study motives;methods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67-02

————————————

作者简介:孔美娜(1961-),女,安徽无为人,讲师,机械制图和教学改革。

0 引言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刚开始接触时的猎奇心理来有目的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 指引学生培养学习动机

兴趣爱好、情趣、意愿等学习动机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来更好的实现学习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吸收老师所讲内容,我们可以有目的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首次接触到机械制图学生会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导致他们的内在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稳定。即使深入的学习之后,大部分的学生依旧没有对这门课程有个准确全面的认识。致使他们觉得疑惑甚至是产生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的心理。因此,只有教学初期就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自主学习才能有效的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

在首次课程上老师有必要通过给学生观看一些工厂里初级的零件图、装配图让他们心里对机械制图有个大致的认识。

比如:何谓机械制图?学习它对专业有什么影响?怎么可以学好这门课程?学习的大致内容?怎么去更好的学习掌握所学内容等。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制造史来更详细的向学生讲叙制图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更加详细、全方位的了解机械制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自觉的想要自主、急切的去学习这门课程。只有培养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有可能使学生慢慢的接受高水准的学习要求。

当学生的思维由二维延伸到三维中就证明其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在这个改变的阶段,学生应该逐步的摆脱二维的定性思维习惯并且主动接受新知识。老师应该更加注重理论的讲解,同时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利用道具向学生直观的演示讲解。

例如三投影面体系的讲解中就应该采用这种直观与实际结合的讲解方法,使学生可以详尽的认识三投影面的概念知道其三视图的产生过程,认清二维图和三维立体的相应关系。更好的掌握投影的方法规律。在一些几何图形的讲解中要利用复杂性较小的道具同时结合直观图的绘制,使学生可以逐步的认识、深入的了解。锻炼其空间思维,让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掌握立体空间与几何投影的对应关系及其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意义。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由二维思维方式逐渐向三维的思维方式过度。逐步的建立起对制图的感性认识,渐渐的有能力冲破平面几何要素对其思维的拘束面。老师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法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了其空间思维的建立,使其空间概念不再模糊。避免了学生出现不懂以至于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出现。

2 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在各个阶段是呈现一个阶梯性的深化过程的。所以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计划应该具体细化到每堂课程的每个细节,正确的掌握好难易的教学计划,从简到易的阶梯性教学,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感受到学习的趣味。为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做正确的基本准备,使学生逐步的进入动机形成的初始阶段。

事实表明,在初期阶段的学生基本上都十分有激情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但是怎样让学生保持这种状态却是一个难题。这就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启发、自我、引导式等种方式来教学,形象的讲解、正确的引导。就如同拥有优秀演技的演员才能受到观众喜爱,吸引观众的视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老师和学生就是演员和观众的角色。只有好的讲课方式才可以使学生和老师的思维运行基本同步。就像作者在讲零件图这个章节的时候就采用启发学生自我思考的方式教学。通过一步步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引出标题栏的概念。在与学生的问答互动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加工一批课桌应该有哪些内容需要加工,包含哪些图形,以及相关的尺寸,然后逐步具体到课桌的颜色、零件的名称、零件的需要量等方面。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还有一些方式,例如让一部分学生自己去黑板上演示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其他同学去点评判断。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自己自主的去最大程度上的发挥自身的潜力。其中我们应当重视表扬的功效性。就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也不可能凭着打击成长出来。不难发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是对自己的努力和进步的最好的鼓励方式,这种方式也能够达到激发和加固学生学习激情的效果,使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3 利用实物模型,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都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觉得思路十分的清晰,但一旦要自己动手做题目的时候就会觉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从何做起的感觉。部分同学虽然可以通过点、线、面的投影补画出物体的三视图来,但是所画出来的图形是不是正确,学生往往无法肯定的判断出来。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利用实物模型才可以最好的帮助学生来学习。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选用既可以保存又可以重复利用的橡皮泥做模型的材料。同时这样的模型制作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开发其空间思维,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以及审美情趣带到有效的提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模型制作让学生的画图、识别图、读图的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当教学进行到一定的阶段,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较为适合的制图比赛,同时选一些有难度的例题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只有付诸行动和汗水才会有回报的道理。特别是在一些截交线、相贯线和组合体的投影的教授过程中,实际的教学模型起的作用远大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对实际教学模型的观察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了解物体几何性质,投影特点,掌握其作图方法。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理论,可以使学生在这些直接的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加全面的认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的结合看、听、画几个部分,更好的了解截交线、相关线的特性,和投影方法。特别是在组合体投影这个章节的学习中,在课堂上老师可把模型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物体找出各个单行物体之间的关系,遵循规律,把立面物件用平面的图形正确的表示出来。

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突破书面知识中的疑难点和重点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音文件、举办展览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达到激发、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感性认识面。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而不是之前固有的形象思维方式。可以使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部分的教授任务可以顺利的完成,完成教学的目标。

4 采用“双边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双边教学法”教师主要只是起到一个启发、指导学生参与讲课地作用,而主要是学生讲课的形式。

这种形式就要求老师全面深入的了解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简单的内容做一份重点难点的教学纲要,让学生参照纲要进行提前学习,在上课的时候自主来讲台上试讲。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信心和创新独立自主的意识,更加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深入的,教育教学当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对于每一个学科来讲在浅显易懂的基础上逐步加深才能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当然,在学习的阶段其中的乐趣和思考实践性也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别是《机械制图》这类的偏向理论性又十分抽象的理工科的学科,只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讲理论知识真正转变成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与分析的条件才可以使教学不至于枯燥无味毫无吸引力。所以这类科目老师不能够照搬照抄,完全按照书本讲解,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难懂、无聊、乏味,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毫无信心。老师也觉得教起来没有动力,感觉教授的效果到了瓶颈期。

那怎么样使这种类型的科目让学生学的有兴趣,老师讲的有意思呢?作者在经过许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中适当的采用“双边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尝试着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自己进行教授分析讲解的实践行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激发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和学习环境,做到简单化、生动化、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得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扩展,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改变,由形象思维转换为逻辑思维,将抽象的理论转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极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从被动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过渡,有效的开拓了学生的创新视野、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教材建设完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在教授几何作图(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图》)的基础理论知识时利用了“双边教学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参照教案上台讲两直线的圆弧连接,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课后,又让同学们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收获。最后作者尽职的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这堂课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学生们学习兴趣很高,激情澎湃,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做到了重点难点当场理解、当场消化、当场,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实现了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静.对《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孔美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动机.职业教育研究,2007(03).

[3]沈新权.浅谈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上一篇:公积金贷款档案规范化管理摭谈 下一篇: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