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时间:2022-08-12 01:58:56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摘 要:音乐的美育功能蕴含在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之中,音乐中的美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智慧,发散学生的思维,鼓舞学生的志气,形成创新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音乐美育;想象;情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审美成为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这一理念在广大音乐教师中被普遍重视,成为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对音乐美育的含义理解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正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积极和大力倡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知识构建,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向素质教育转轨。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学的重要历史使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进而形成他们较高的审美品位,提升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优质的音乐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美育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音乐审美”内容,而这正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必要途径,可积极地、直接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实践活动,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

二、在音乐教学中感受美

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的强烈表现,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充分展露了他们内心的感受,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正是音乐赋予学生的美育功能。学生的情感与音乐学习的有机融合,使音乐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领悟,从而形成美好的享受。

音乐的美育功能蕴含在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之中,这是语文、数学学习所无法代替的。这种蕴含在音乐中的美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可以鼓舞学生的志气,形成创新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发展。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进行美育,可以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欣赏品味,从而帮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以美塑形。

有研究表明,音乐育人有以下几种功能:丰富的想象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表现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超强的记忆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杰出的组织能力、沉稳的控制能力八项能力。在这八项中,美育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美育,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

上一篇:试析克里福德的俄狄浦斯情结 下一篇:《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