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重建

时间:2022-08-11 11:38:53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重建

当前,阿坝州正处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强大动力,坚持“遵循规律、以人为本、趋利避害、优质高效、加快发展”的恢复重建思路,统筹推进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科学制定重建规划

注重规划的科学性。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编制完成了全州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在对地震现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规划范围、重建区域和建设内容,合理确定未来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布局、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建设标准等,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注重规划的人本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大手笔调整城镇布局,腾出州内安全、交通便捷的土地新建学校、医院和住房,确保重建地群众的安全。注重规划的针对性。提出“一中心、两走廊、四片区”构想,对汶川县城和乡镇功能作出调整,全力以赴打造新汶川,真正将汶川县建设成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典范。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绘制了“一个实现、两个确保、五个突破性发展”的重建发展蓝图: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成为资源开发和转化的先进地区,成为民族团结、稳定和富裕的模范地区。

注重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集约化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州产业总体布局,加快建设产业园区,努力形成集中式、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格局。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培育民俗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建设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园区。推进共融式发展。在灾后重建中注重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互动、共融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完成重灾区城镇的功能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着力把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和马尔康培育成为阿坝州的工业、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城市。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坚持优先保护生态、科学利用资源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努力拓展发展生态经济的新思路,着力发展林下、草上经济。创新资源开发转化模式。牢固树立新的资源观,着力推动水电、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和转化模式的创新,逐步形成转化决定开发的制度和机制。拓展金融支持模式。科学高效使用重建资金,创造性地将受灾群众逐年归还的建房资金转化为灾后重建产业发展基金,为发展后续产业提供保证。

倾力打造优质工程

实行“三避让”。严格重建项目选址,确保所有工程、新建项目和城乡住房坚决避开活动性地震断裂带,避开次生灾害易发地段,避开行洪通道,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优质工程。在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及公共设施建设中,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执行新规范并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切实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构建“生命通道”。围绕“畅出口、强骨架、上等级、保安全”思路,切实把境内所有重建的国道省道建成“生命通道”和灾害发生时群众的“避难场所”。重建项目竣工后,我州将有5条以上通道直达成都平原。

优先解决民生问题

实施安居工程。坚持农户主体、政府主导、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相结合,落实扶持政策、保证材料供应、强化服务指导,扎实推进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同时抓紧开展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加快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实施增收工程。重视创新扶持形式,鼓励乡村组织群众参加宅基地修复、土地整理复垦、小型山地灾害治理等,帮助群众边盖房边挣钱,拓宽增收渠道。实施扶贫工程。扎实推动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帐篷新生活行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和高半山区脱贫致富工程,统筹推进高原牧区、大骨节病区、高半山区协调发展。实施惠民工程。通过以工代赈、自主创业、创造公益性岗位以及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等渠道扩大就业门路,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特别是转移安置群众的生计问题。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灾区“三孤”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恢复重建,确保如期完成学校、医院等的重建任务。

(作者系阿坝州委书记)

上一篇:突出实践特色,做到“四个到位” 下一篇:苗山上的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