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趣味教学

时间:2022-08-11 10:04:27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教学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精心设计导语 ,充分利用课堂,抓住作文环节,都是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趣味教学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乐中施教,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就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乐于学习,主动求知,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一些初中语文趣味教学之方法,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1.导语趣味法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好的导语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1.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窥见全文的奥秘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单刀直入地板书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以.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引燃思考的火花。如教《我的老师》时,板书之后提问:“我”的老师是谁?“我”仅有一位老师吗?为什么这位老师最使“我”难忘?这位老师在“我”脑中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印象?这样直截了当地就课文题目提问,抓住了文章的要害,使学生很快形成思维定势,为找出完整而准确的答案去认真听课,让学生学会以事写人。

1.2描写导入,身临其境。游人观山不喜平,学生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的课要上得有曲直有浓淡有粗细有疏密,这样的导入才有吸引力。特别是优美散文时以此法导入效果更佳。笔者讲授朱子清的《春》,就是这样开课的:同学们,春为岁首,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用自己的彩笔描绘春色,草绿了,花香了,风暖了,雨甜了,欲知朱自清笔下的春草绿,春花香,春风暖,春雨甜,就要认真学习课文《春》。这时的学生也象春天的小鸟一样活跃起来了。

1.3实验导入,感知认识。实验是直观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学生眼观目睹,心领神会。笔者教《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时,先让学生准备两只玻璃杯各装半杯水,准备一勺盐和两只鸡蛋。一上课,就让学生先把鸡蛋放入两只水杯,观看沉浮现象,然后从一只杯中取出蛋,将一勺盐放入,搅拌后再把鸡蛋放进去,比较两只杯中蛋的沉浮现象,学生回答:第一次两只杯中的蛋都沉在水下面, 第二次放盐的杯中,蛋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情趣浓烈地打开课本,认真读书,由感知到认知,对死海不死的含义领会得更深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因此导语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服务,才能拨开学生智慧的窗户,引爆出智慧的火花。

2.课堂趣味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把握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45分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2.1故事引取法。初中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讲课时 ,可以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切合课文内容,适量的给学生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诸葛亮的《出师表》,就可以顺便讲一讲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当然,与课文有联系的故事是很多的,应该有所选择,作到适量为宜。

2.2引导想像引趣法。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例如:讲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露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句时,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像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怒放溪水奔流鳜鱼跳跃的情景,让学生在想像中走进这一美妙的情景中去,体会其中的自然美 和乐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悟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角色朗读引趣法。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生动浅显的课文,教师无须多讲,只须略加点拨,组织学生朗读几遍就可以了。特别是有些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效果更好。例如:讲《分马一课》,就找几个学生分别模拟郭金海老孙头等人物的口气进行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这样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2.4图画引趣法。利用图画也是直观教学的方法。不少喜欢借助挂图或在黑板上绘画来进行教学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古代的诗歌往往充满诗情画意,如果教师能边讲边绘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作品的意境,自然会大有裨益。

2.5情绪感染法。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讲课时只有充满激情才能打动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例如:朱子清的《背影》,这是一篇描写真挚的父子之情的著名散文。老师在讲课时,应该借助动情的朗读动情的手势动情的分析,让学生都进入角色,沉浸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不少老师讲这一课时,使学生感动得累流满面,这就是情绪感染的结果。

2.6板书引趣法。板书是一门艺术,优美的板书具有一定的魅力。板书时,应注意布局合理,书写工整,有时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而及时变换字体,甚至可以用彩笔书写重点内容。板书设计应形式多样,或表格式,或网络式,或金字塔式。总之,板书时,应力争将文字符号巧妙组合成艺术画面,吸引感染学生。

2.7电教引趣法。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也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例如:教师在将《漫话小行星》这篇说明文时,借助电脑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使抽象遥远的小行星具体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8参观引趣法。语文教学有时也可以走出教室,结合教材内容,就近搞一些参观访问。例如:讲万紫千红的花这一课,就可以领着学生到附近的花园里参观参观。有时为了写作课的需要,也可以搞一些采访活动。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作文趣味法

3.1作文命题引趣法 经济学职称论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命题又是作文教学的第一环节。作文命题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作到命题新颖,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半自由命题,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掌握写作的主动权。

3.2作文互改引趣法。学生互改作文,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天性,容易诱发学生的兴趣。但在学生互改作文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加以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互改的作文,教师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讲评,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

总之,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自觉而又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就一定能够不断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上进入“好之”“乐之“的境界,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DF4型机车空气系统压力控制元件安装位置的探讨 下一篇: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