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策

时间:2022-08-11 09:53:01

关键词 直肠癌 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59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137例,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其中男86例,女51例,年龄33~74岁,平均51.1岁,所有病人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并辅以化疗。其中36例带有永久性人工,101例保留正常。所有病人化疗前均行各相相关辅助检查,心、肝、肾及血常规检查正常。

治疗方法:亚叶酸钙20mg/m2,静滴2小时,氟尿嘧啶425mg/m2,静脉缓慢滴注,必要时可用输液泵维持22小时,5天为1个周期[1]。本组患者接受4~8个化疗周期,平均6个周期。用药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焦虑与恐惧的护理:本组病人均为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病程长病情逐步加重,大多数病人心情忧郁,有的还没有完全接受身患恶性肿瘤的事实,有的则长期接受化疗,对化疗存在恐惧,或者对化疗失去信心。因此,要做好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敢面对现实。配合医生完成化疗。对于初次化疗的患者,我们重点讲解化疗的目的、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化疗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多次化疗的患者,由于患者对化疗已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做好自我保护,我们重点要创建一个安全、亲切的护理环境。

静脉炎的护理:从注射部位的静脉开始,沿静脉走行,受累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以至血流受阻。为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穿刺时操作要熟练,尽量一针见血,根据药物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媒稀释,合理安排给药顺序,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减少对血管壁的剌激,有计划地由远端开始合理选择静脉并注意保护,有条件时可加用过滤器,可降低液体颗粒或其它杂质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病率。

渗漏性损伤的护理: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大药液外渗,加之化疗药物输液时间长、病人翻身活动时易损伤穿刺部位血管。选择静脉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并告知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取舒适卧位,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病房,加强巡视及时观察。局部皮肤冰冷是液体外渗的先兆,随即发生肿胀。在出现少量渗液时往往不明显,因此只要可疑时即刻停止输液,先将针内药物回抽出来,然后注入5~10ml 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局部药物浓度,同时冰敷,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吸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必要时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可阻断药物对组织的侵蚀。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常见有恶心、呕吐,也可发生腹泻、便秘等。恶心、呕吐,是较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大多数药物都可引起。为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嘱患者化疗前进食勿过饱,并延长用药与进食之间的间隔时间,同时在输入化疗药物前30分钟及化疗结束后,遵医嘱使用抑制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格拉斯琼等。出现呕吐后,给患者取侧卧位 ,轻拍患者背部,促使呕吐物顺利流出,防止误吸入气管。呕吐结束后,协助患者漱口并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不良刺激加重症状。

骨髓抑制的护理: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症状,作为机体重要防御功能的粒细胞减少是患者并发感染、发热的最主要因素[2]。治疗药物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因此每周应检测血象1~2次和观察有无出血情况,若白细胞

脱发的护理:化疗药物使毛发根部细胞群的有丝分裂受到抑制,细胞不再重新发生,引起脱发。化疗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脱发,但化疗间歇和化疗结束后头发会重新生长,使患者心理有所准备,消除顾虑。帮助患者调整外观变化,如戴帽子及假发等,以减少脱发对于患者生活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泌尿系统毒性的护理:抗癌药物大多数要从肾脏排除,肾功能障碍会使药物集聚在体内造成毒性增强,尿毒症等并发症。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密切观察肾功能状况,如出现任何不适,及时报告医生。

肝脏毒性的护理:化疗前后进行肝功能检查,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了解患者不适及主诉,及时发现异常,对症处理,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

结 果

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时的预防处理,精心护理,本组病人有7例发生静脉炎,5例发生渗漏性损伤,经及时处理后,未造成严重后果,2例病人因骨髓抑制导致血象低而终止化疗,经保护性隔离后未发生院内感染。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顺利完成每一化疗疗程。

讨 论

随着抗癌新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多数患者通过化疗或联合治疗手段,症状均得到缓解,生命得以延长,甚至有些病种可以得到治愈。化疗在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华庆,主编.恶性肿瘤化疗方案规范.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8.

2 高艳秋,杭志荣,杨志红,等.强烈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66.

上一篇:急诊护士的心理护理要点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下一篇:基层急诊护士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