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工作当个“给力”校长

时间:2022-08-18 12:28:30

抓住关键工作当个“给力”校长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居于学校所有工作的首位,必须加以重视,抓好落实。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负责人,必须抓住关键环节,促进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抓住学校发展的“灵魂”,创办特色学校。学校的“灵魂”与学校的特色是紧密相连的。铸造学校“灵魂”,创办特色学校,离不开先进的办学理念作指导。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办出有灵魂的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是从实践中来,从学习中来,即从读、思、研、写中来。读是积累,思是加工,研是发现和提升,写是总结。因此,校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平时要多点书香气,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通过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引领干部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同时,还要对学校的教育现象、教学问题进行经常性的理性思考,以理性思考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办学理念,进而内化为全员的积极行动。只有学习型的校长才具有广博的学识魅力、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才能用广博的学识开启员工心灵的窗户,才能以深邃的思想引领教师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愿景,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是要抓住校本课程开发,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之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专业发展的新使命,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一些中小学在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方面,做得都不错,但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其中校本课程是国家赋予学校的课程开发权,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它的开发与实施,将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此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目前,在南方教育发达地区的一些名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显性效果已经凸显。如上海育才中学、上海七宝中学、苏州中学等,它们通过多样化、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引领了学校的发展,培养出了全面发展加个性发展的优秀学生,

三是抓住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校长抓住了课堂教学,就牵住了学校工作的“牛鼻子”。课堂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责任在校长。课堂不仅能反映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更能反映校长的意志和追求。毫无疑问,课堂是学校最有代表性的缩影。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所学校都能够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但是如何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与新课程的要求差距较大,低效的课堂还普遍存在。这固然与教师的观念和专业素质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教育教学工作主抓的几个关键环节是校本教研、课堂教学和质量分析,深入开展的重点工作是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达标活动,这些工作应该坚持不懈地抓、深入彻底地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应付,不能流于形式。具体怎么抓。教育行政部门有整体规划,有具体安排,校长应抓好落实。

上一篇:营造学校育人文化 下一篇:学校有效管理重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