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11 08:38:2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2003年以来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13岁,平均7.3岁。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4~14岁,平均7.5岁。治疗前两组病情、病程、年龄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发病前大多有外感咳嗽或发热病史少数无明显前驱症状,发病后主要症状有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及舌下瘀血,脉数或促、结代。

辅助检查:两组患儿心肌酶,93例至少1项增高,46/92例做自然杀伤力细胞(NK)的活测检查,病毒学检查柯萨奇病毒B4和抗体阳性32/92例,心电图全部异常。

方法:对照组(西药组),病毒唑每天15mg/kg,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20mg,辅酶A50U、细胞色素C15mg)均溶于5%的葡萄糖中静点、每日1次。同时口服维生素C、肌酐日3次,有明显感染者可加抗生素治疗,伴心律失常者可口服心得安、乙胺碘复酮。观察组除应用上述口服静滴外,采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分为邪犯肺卫型、气阴两虚型、心脾阳虚型、心脉瘀阻型、痰火扰心型共五型。

邪犯肺卫型: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宁心。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0g,荆芥5g,蒲公英15g,薄荷5g,杏仁5g,桔梗3g,大青叶10g,板蓝根20g,炙甘草5g,淡竹叶5g。

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宁心。生脉散加减: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炙甘草5g,黄芪15g,酸枣仁10g,生地10g。

心脾阳虚型:治宜振奋心阳、健脾养心。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0g,桂枝10g,黄芪10g,茯苓10g,川芎5g,丹参10g,白术5g,淮山药10g,酸枣仁10g,大枣5g,炙甘草5g。

心脉瘀阻型: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桃仁10g,红花5g,丹参10g,赤芍10g,川芎5g,香附5g,青皮5g,当归10g,柴胡5g,黄芪20g,党参10g。

痰火扰心型: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5g,半夏5g,橘皮10g,生姜5g,竹茹5g,枳实5g,甘草5g,龙齿10g,郁金5g。

以上各方常规水煎服。<7岁1日1剂,<6岁2剂3日服。均以7天为1疗程。每周复查1次心肌酶,每周描记3次心电图,疗程结束后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第4周未复查NK细胞。两组各项指标均经统计学处理。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线心影形态剂心胸比例正常,心电正常,运动实验结果阴性;②显效:原主要指标项目明显减少或消失;③进步:原主要指标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④无效:原主要指标无变化,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或病情恶化。

结 果

结果与分析:经4周观察治疗两组病情变化P0.05,见表3。两组病儿4周后转归比较P

讨 论

近年来,由于对心肌炎的病原学进一步了解和诊断方法的改进[1],心肌炎已成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日益受到重视。发病机理:①病毒直接作用:实验中将病毒注入血循环后可以心肌炎。以在急性期,主要在起病9天以内,病人或动物的心肌中可分离出病毒,病毒荧光抗体检查结果阳性,或在电镜检查时发现病毒颗粒。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产生溶细胞物质,使细胞溶解。②免疫反应:实验与人体病毒性心肌炎起病9天后心肌内已不能再找到病毒,但心肌炎变仍继续;有些患者病毒感染的其他症状轻微而心肌炎表现颇为严重。

参考文献

1 刘在华.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探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837-839.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68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三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