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感教育的策略

时间:2022-08-11 05:49:37

小学英语情感教育的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体现这一目标,都会安排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然而,审视不少教师的做法,就会发现存在许多低效和无效现象,以及为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误区。这样的情感教育只是教师装饰教学的一个美丽“标签”,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正确预设情感教育内容

作为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确实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但是,教师要注意情感教育内容的预设。笔者以为,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不同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学内容不同,其情感教育也应该有所区别。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3A Unit 7 It’s nice A部分的时候,根据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英语的实际情况,结合A部分内容,预设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懂得赞美别人,并对别人的赞美有礼貌地回应”这样一个情感目标。应该说,这一目标很切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说明教师对学生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再如,一位教师执教课外阅读教材The farmer and the snake,备课时,她预设的情感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好心未必有好报,甚至有可能反受其害。(Kindness is not necessarily has its own reward, even boomeranged.)”后来,笔者给她分析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重新确立了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冲动。(Look before you leap.)”这位教师一开始预设的情感目标有错误的引导倾向,而笔者给她预设的情感目标则很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特点。

二、确立学生情感教育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情感教育的主体,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并没有真正融入教师预设的情感教育之中,因而积极性不高。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不要采取“告诉式”,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感悟,这比教师的“告诉”效果好得多。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A部分的时候,在学习语篇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两个小问题:(1)What can we do when people need our help?(2)What can we do when we need help?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结果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节课的情感教育,教师并没有参与多少,主要就是让学生自己讨论、感悟、发言,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积极性很高,教师预设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与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这一情感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5B Unit 7 A busy day A部分的时候,在引导学生获取了关于David一天活动和时间安排信息的基础上,抛出了一个问题:Let’s look at the things David does from morning to night. Is it good or no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David?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向David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学生讨论和提建议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重要性。

三、合理把握情感教育的时机

一首优美的曲子不只是到了尾声才会兴起高潮,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未必是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阶段,它可能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实际情况,适时、适当、适度进行情感教育,落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中、课末皆有可能。

比如,在教学5A Unit 5 Doing housework A部分时,在读中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选择题:“Maybe Su Hai is Nancy’s______. A. friend B. classmate(同班同学) C.sister” 在引导学生选择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说出他们选择的理由,并自然渗透:“As friends or classmates,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还是这一课A部分教学,在读后阶段,根据文本主题和内容,笔者设计了如下小结:“T: Today, we learned Unit 6 Doing housework. So what can we do after school? S: 回答(预测会出现Doing housework)T: What housework can you do? S1: ... S2: ... T: Yes, you can try to do some housework at home after school.”笔者的设计意图就是引导学生感悟作为一家人,每个人都有为家庭作出贡献的义务,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最后的小结既联系了文本主题,也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教育,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情感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小学英语情感教育,我们需要的是自然式浸润,是“润物细无声”。

上一篇:巧用“热点” 下一篇:品德课堂教学应关注的四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