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远程教育助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27 07:21:26

成人远程教育助学策略研究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大跨越,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远程教育是通过当今信息技术化为媒介,另一种成人高等教育的组成形式。虽然这种教育模式成为当今流行的趋势,方便了学员的培训使资源共享化,但成人远程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关键词] 成人远程教育;问题;助学策略

所谓远程教育,就是成人学习者借助互联网络的方式,接受的以音频、视频和网络课件为教辅材料的远距离传输式教育形式。本文所述的远程教育是指成人高等远程教育,受教者主要在相关教辅资料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自身的学业,当然,受教过程中,成人学习者也会得到助学教师的悉心与全面指引与教导。

一、信息化下的成人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成人远程教育能够在为成人学习者呈现崭新的学习与互动方式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助学服务。与传统教育形式相比,成人远程教育具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成人远程教育也表现出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和问题。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实际的互动交流、学习者互联网络操作技术不当或不熟练、学习资源与学习者学习需求脱离等等。

二、高校成人远程教育助学策略

1、建立新型的组织模式

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并能涉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的远程助学网络是实现成人远程助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这个范围较广的助学网络将成为构成未来“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元素。

2、大力开发远程教育资源

当前的成人远程网络教育资源主要由基础教育资源构成,而且这类教育资源大多层次比较低,而且显示出专业性较差的缺点,另外,基于这类教育资源而进行的成人远程教育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课件、授课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而显示出较大的劣势和不足。而且网络上的很多教学资源往往只是纸质教材的简单电子化,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关注热度。

3、加强对助学环节的评价

成人远程教育助学活动若想实现真正的有效性实施,必要的环节性评价体系必须及时建立。通过对助学过程中的各个主要实施环节实施实时高效的分析和评价,一方面能够提醒并促进包括高等学校等在内的各级、各类成人远程教育助学机构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调整助学策略,努力提升自身的助学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又能够帮助各种助学形式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成人远程教育助学行为,并最终有助于实现社会助学活动对于培养高等教育素质的成人型人才的承诺,进而进一步有助于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个出真正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性人才。

针对成人远程教育助学活动与传统教育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在建立与实施成人远程教育助学分析与评价体系时,各助学组织和机构,特别是对应的高等学校除了遵守一般的原则,包括目标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和可操作原则,还要将这一评价体系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展开:

第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因为对于成人远程教育的助学行为一般大多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方法,而且同一个成人学习者很可能在受教的过程中会接收到来自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助学机构和组织的教学辅导,所以说,不管是助学机构和组织的助学对象的组成形式,还是成人学习者接受助学的方式和过程,都会显示出非单一和动态多元化的不良特征,这些都是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多元化特征的。因此,对于成人远程教育助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必须摆脱传统教育体制的旧式评价方法的束缚,结合远程助学实际和特点制定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体现“投入”和“效果”的关系。成人远程教育助学行为的根本目的和重要意义就是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获取最大化的收益,所以“投入产出比”应成为这一评价体系所要呈现的重要结论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教育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利用率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成人远程教育助学组织和机构在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工作不得力而造成成人学习者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另一方面,很多的成人远程教学资源事实上根本就无法迎合成人远程教育的有效开展。通过在评价结果中体现“投入”和“效果”的关系,成人远程教育助学机构和组织能够及时对不恰当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以使得成人远程教育助学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际效用,帮助成人学习者更有效地获取知识补给。

对于助学环节的评价,在某种意义上讲,已不再仅仅属于教育的范畴。它将涉及到整个“学习化社会”各个层面。在这个社会里,衡量教育的尺度已不再是它能够使受教育者学会和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它能不能使人们具有学习的技巧,使人们真正“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丁兴富,李新宇.远程教学交互作用理论的发展演化[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年

[3]丁兴富,吴庚生.网络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人远程教育助学策略研究”(编号:124025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婧(1980—),女,文学硕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毕业,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马静(1980—),男,体育硕士,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上一篇:“旅途”风景 下一篇:教师应该认证对待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