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8-11 04:09:3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研究

在现代企业中,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创新,因为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做保证,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就无从谈起。所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关节。

一、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很强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称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热爱工作、具备专业知识、人际关系良好、善于与人沟通、知人善任等。具体来说,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掌握以下企业发展必需的核心技能。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结合企业总体发展计划,在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计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制定职务说明书;与业务部门合作设计实施招聘方案;设计合理的薪酬,实行有效的激励;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对企业内部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要做好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是必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课题,各企业都有自己的不同问题,新问题会层出不穷,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并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加强这一工作,通过吸引、接纳受过专门教育的专业性人才,或者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培训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二、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组织未来的经营或运作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组织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只有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订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有计划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考核,形成企业人力“阶梯型结构,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分析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培训能使员工以学习、训练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而促进员工现在和将来工作绩效的提高。因此,呵以说培训是一系统化的行为改变过程,这个行为改变过程的最终目的足通过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的提高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明显地表现出工作上的绩效特征,员工工作绩效的有效提高就是培训投资的回报。有效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问题,需要全体员工的努力和配合,从管理者、培训部门和员工个人三方面综合入手,把培训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真正落实企业的培训计划,将计划付诸实施,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四、完善企业用人与激励机制

企业在做好企业招聘、培训工作,并合理使用人才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来留住人才,以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企业要做到有效留住人才,根据企业的现状,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制定有效的薪酬策略。

对企业员工来说,薪酬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标志、地位的象征和才能的体现。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采取有效的薪酬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薪酬设计要科学合理。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要能表明薪酬的全部价值,使人才了解自己所得的依据。薪酬多寡应与个人业绩挂钩,切实做到按劳取酬,公正合理;第二,引进现代激励机制,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股票期权制度。股票期权是企业所有者给予特殊员工(包括各种专业人才和高层管理者)的一种权利,他们可以在约定的期限内,以某一预先约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第三,还要注重工资和福利的协调发展。

第二,工作激励。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以往民营企业都更多的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忽略精神激励的价值,而事实上,人的需要和追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大多体现在精神方面。我国企业的情况虽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有很大差异,如报酬激励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更大一些,但各类人才同样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看得很重,希望在较少羁绊、效率更高的企业施展抱负,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全面了解各类人才的精神和事业追求,了解他们实现自身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时间安排及精神激励,不仅提供恰当的工作及良好的支持环境,而且提供培训、专题讨论、参加会议等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获得提高水平的机会,还要注重人才在企业里的声望定位,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及时将这种声望定位推及社会。

总之,新经济时期的市场竞争已逐步从自然资源转移到人力资源方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求不断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完善企业人员知识结构、建立合理的用人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的优势。树立“人本管理”的现代管理思想,社会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经营思路、经营方向、经营目标围着市场展开,使企业全体员工自觉、自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发展壮大,实施战略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

上一篇:如何作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 下一篇:凝聚“三型”共同愿景 促改革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