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反思

时间:2022-08-11 02:37:39

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反思

[摘要]曾几何时,有多少人一直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一个泱泱大国,为什么这么多年却没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表面上是我们教育终端——大学出问题,实际学生的创造性在小时候就被忽视甚至压抑了。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树立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要务。谈创新,首先要找到适合创新的切入点——课堂。

[关键词]现代;教育;思想;反思

一、现象反思

1、老师眼里的唯一答案

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课堂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字是什么字?——‘朝’,一个同学说是朝阳的朝字,老师否定了,另一个同学说是宋朝的朝字,老师又给否定了,最后老师说,它是一个‘多音字’。”看完这个小故事之后,有人不禁会笑,但是这样的老师在今天的学校中不仅一位,可以说比比皆是,在老师的思维里只想到它是多音字,却忽略了什么是多音字,教师本身的思维逻辑就被禁固了,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更谈不上因材施教。有一件事情就是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侄女上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卷发下来后,她就让我为她纠正错题,有一题是这样出的,what does-eat?我的小侄女填了she,老师给她批错了,正确答案是he。我很不理解,题干并没有特意要求什么,句中没有要求使用什么形式的词,按理说she和he都算正确,之所以出现了2个答案,是出题老师的思维不严谨造成的,而老师没有及时的纠正,却依然给学生批错,真让人怀疑现代中小学教师的思维逻辑。

2、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改在不同学校已经开始实施了,杜郎口学校做的很好,以致有不少学校模仿,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失败的学校是拿来即用,没有根据自己学校的特征而有效的进行改革,名义上是改革了,实际上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理念,课堂上,老师的确穿上了新鞋,但还是沿着过去的思维加以引导,还是传承传统课堂的“泼水式”的方式,拿着标尺来倡导破格,如何打破,这种打破不是整天拿着标尺来规范,抱着陈规求开拓,虽然进行了课程改革,守着老路如何改革?能改到什么程度?无非是对先进经验进行临帖,描红,时问久了,描来描去又描回来了,只有依据自身实际对经验的重组和改造,才能真正的“出帖。”

二、破除标尺,改变陈规

1、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只有在行动中发生的问题才是真实的问题,思考过多,就会行动太少。课改有时会颠覆你几十年的思维模式,一切从头开始;课改又是必要的,因为教育是动态的过程,社会在发展进步,教育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变革。掌握再多的游泳理论,不下水终究还是不会游泳,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理论与实践完好的结合。法国作家封丹的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凛冽刺骨,只能让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顿觉春意,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由此可见,温暖用于严寒,便如南风徐来,春暖人心”。做同一件事情,采用不同的手段而达到了不同的效果。它告诉我们在摒弃陈规的时候,要找到适应新规的切入点,改是改了,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是改变陈规的目的。

2、赢得课堂,就赢得发展

课堂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生动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灵魂,于是学生得以在这样的课堂上健康、愉快地成长。听过于永正老师公开课,针对学生易写错的“武”字,他告诉学生再写这个字之前一定要记住武人出门不带刀。相信这样的课堂会给每一个同学带来深刻的印象的,这样的课堂是生动而深刻的,让人记忆犹新的。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构建只有落实到课堂上,才算有价值。谁赢得课堂,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就赢得了学生的支持。

3、强教必先强师

电影《死亡诗舍》片中的那位老师的教育观念、结构和方式给我们的启示。首先,他告诉他的学生学会如何思考。你可以不优秀,可以不完善,可以很平凡,但是你必须生活,而且好好生活,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其次,他告诉学生学如何会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撕下了教条的序言,跳上讲台,换一个角度来看世界。要学会独立思考,成为站起来的人。最后,让学生学会创新。对于世界来说你可能微不足道,但你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应该用自己的步伐走出最真实的自己,在此基础上,需要走的与别人不同,你用不着表演,你就是你自己。伟大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创新,而不是亦步亦趋,更不是沉迷于他人的步调中。

三、对现代教育思想的新思考

学生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学生的缺点有时就是老师的不足之处,所以在学生面前教师要肯放下架子,及时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动态,这也是在关注我们自己。新教育告诉我们老师医治的不是学生的肉体,而是学生的灵魂,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继续研究学生的问题,开出人生成长的良方,解决教师的价值在哪里的问题,那就是在于创新,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给学生一些耐心和关爱,也就是在提升自己的价值!

作者简介:潘雪(1987-),女,辽宁省瓦房店市,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现状反思 下一篇:当代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