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时间:2022-08-11 02:35:13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所谓“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指通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这里的“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如今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减负增效,因此提升学科教学效率成为了每一位教师应着力探索的问题.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是从初中二年级开设的.物理教学包含了诸多的知识点和繁琐的公式,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率低下.那么,在提倡减负增效的当下,教师应该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呢?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入手,就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

传统物理教学中都是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与吸收者.这样的课堂难以达到高效境况,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学习是被迫的,是无奈的,自然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主置,使其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想去参与课堂.比如,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为学生提供一些自学的思路,让学生自学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然后上课时将自己自学的内容讲授给其他同学听,学生之间互相听讲,互提意见;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尽情探讨、交流,得出小组内一致的意见,再去与其他小组比较、竞争,讲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其自己支配与发挥;还可以多提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明确课堂是自己的课堂,学习是自己的学习……教师只有转变角色观念与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中来,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

二、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

物理同化学教学一样,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教学转变为直观的物理教学,使物理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那么,如何变抽象的物理教学为直观的教学呢?

1.利用多媒体演示.对于抽象的内容,学生头脑里可能无法想象与感受,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抽象内容直观化,通过图片演示、视频展示等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利用实验演示.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增设实验内容,通过实验的直观展示来使学生更为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识与物理原理.

3.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可以将物理内容转化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自己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的根本,了解物理知识的用处.

根据以上几各方面做法,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物理学知识变为直观的物理学习,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三、变枯燥的实验为有趣的魔术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知识都需要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展示与验证.这些物理实验都是根据物理教学内容而相应设计的验证途径,本身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因此有时候教师演示实验的时,学生会心不在焉,无法全神贯注.为此,教师可以换个思路,将物理实验“神秘化”,变为有趣的、奇妙的魔术,将实验渲染一层神秘的魔术氛围,将自己化身为魔术师,为学生演示这神奇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在学习物理知识前进行展示,为学生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做这样一个小魔术:拿一块棉布,将其用水淋湿,并在这块棉布的中间滴上几滴酒精,然后用酒精灯来灼烧滴有酒精的部分,这个时候棉布中被酒精滴过的地方烧着了.教师熄灭火焰,给学生展示棉布,学生却发现棉布并没有烧焦.这个魔术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教师便可以趁机引入新知识,告诉学生魔术的答案在学习的知识中自然会揭开.在好奇心驱使下,学生自然会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

四、变物理课堂为生活讲堂

物理来自于生活,很多的物理现象与物理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而物理的学习目的也是服务生活,将其应用于生活.为此,教师应积极联系生活,在课堂中引入生活现象,使学生在生活现象中发掘物理原理.但是,当前很多教师都是在机械灌输物理知识,没有重视生活的作用,使物理与生活难以联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没有什么用处.为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物理课堂变为生活课堂,使物理课堂原本的枯燥、无趣、高深莫测变得贴近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就会主动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相应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现象,通过这样的一个联系,学生自然会感觉到自己所学习的物理是如此的实用,可以服务生活,使生活中的问题得到恰当的解决.再去学习,自然就会充满兴趣与乐趣.为此,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内多联系生活,还可以在课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进行观察与调查,将生活中涉及到的问题对应所学的物理知识,选择合适的物理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讲授《汽化和液化》时,以“如何晾衣服才能尽快干?”作为切入点,引发讨论.很快就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三个因素,而且学生很信服地接受了新知识.此时趁热打铁提出新问题:如何保鲜蔬菜?因为人人都有体验,所以人人都有话可说,让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则让学生知道知识到哪里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因此物理教学应当从身边、从教室、从与每个学生相关联的事情讲起,真正体现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又如电路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对习惯于经验型思维的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高难度的台阶.因此在教学中要精设层层台阶,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探索下,找到解决电路故障的最佳方法.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故障,看清故障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并借助电流表和电压表,弄清故障电路中的仪表示数.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很顺利地掌握了故障电路的“病症”,可以短时间内正确分析、解决电路的故障.

我们从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枯燥的实验为有趣的魔术、变物理课堂为生活讲堂这三个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与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了分析.要想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从自身理念与教学方法入手进行改革,逐渐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物理教学得到质的提升.

上一篇:中学生物分层教学初探 下一篇:用新课改理念激发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