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文本特质 挖掘文化资源

时间:2022-08-11 08:54:04

凸显文本特质 挖掘文化资源

【关键词】民间故事;文本特质;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58-03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它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在千百年间的相互传播中传承与繁衍,并慢慢丰富起来。它根植于民间,来源于群众,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2015年5月举行的“江苏省第十六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中,笔者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执教苏教版六上《牛郎织女》,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现对这节课的研备过程进行回溯与反思,以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课堂立意和课程走向。

一、尊重文本特质,确定教学主题

《牛郎织女》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成为宝贵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这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我们该教什么?该怎么教?我想首先应该准确把握民间故事的特点,教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语文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要以本体性教学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一篇课文时,首先要对文本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从遵循《牛郎织女》文本特质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凸显民间故事的特点,弘扬传统文化,因此,将这篇课文的教学主题定位为“传统文化教学”。

二、依据文本特质,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

从传统文化视角教《牛郎织女》,我们是以“讲故事”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始终的:

首先,找出时间线索,让学生运用时间线索,大概地讲讲故事;其次,品味语言,指导学生发现并体会这个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再让学生练习生动具体地讲述故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讲故事这个过程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讲述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所以,我们研备小组一致决定:通过“讲故事”,让《牛郎织女》这样的民间故事类文本“芝麻开门”。

循着“讲故事”这个主线索,我们把这一课时的教学划分为三个板块。板块一:明线索、讲故事;板块二:品语言、讲故事;板块三:聊人物、明主题。通过明线索、讲故事,关注这个民间故事的叙事线索,并运用时间线索,概述这个故事;通过品语言、讲故事,品味故事中的语言,感受由叶圣陶改写的这个故事的语言魅力,从而能够生动具体地讲述这个故事;通过聊人物、明主题,感知故事中所隐含的“男耕女织”的愿望,以及故事所表达的“追求幸福”的主题思想,感受故事历经千年而不衰的魅力所在。如此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资源,通过读、说、思、议等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文本特质,领略民间故事所特有的的文体样式、表达方式。

三、彰显文本特质,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一)在比对中凸显民间故事的时间特点

在第一板块“明线索、讲故事”中,教师是引导学生抓住时间线索来概述故事的。而在明确文本所具有的时间线索的特点时,教师把苏教版五下《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引入进来,与《牛郎织女》中的时间线索进行了比照。

教学片段一:

师:要想讲好这个故事,首先要弄清楚民间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有哪些特点呢?快速浏览每一段的开头,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生:每段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

师:都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呢?

生: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一天;从此以后。

师:运用时间线索来叙事并不少见,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海伦・凯勒》,其中的时间就比较准确。那么,民间故事中的时间线索和其他的时间线索,有什么不同呢?

生:齐读《牛郎织女》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师:你觉得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怎么样?

生:这些词语并没有说明准确的时间。

生:它们都是不那么确定的。

生:都不是很精确的。

师:民间故事中的时间往往是比较含糊的,但是,记住这些时间线索,能够帮助我们把这个故事讲得清楚、有条理。下面就请大家看着大屏幕,概括地讲讲这个故事。

…………

采用上述教学策略,主要是基于对民间故事中时间线索的特点的思考。《海伦・凯勒》中的时间标记主要有:“1880年”“海伦10岁的时候”“当夏天来临时”“1900年”;而《牛郎织女》中的时间线索主要有:“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从此”“一天”“从此以后”。两相对照,我们就可以发现民间故事中的时间线索则往往比较含糊。所以,我们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时间标记,再通过不同文体文本的比对,让学生体验民间故事中时间线索的特点。设置文本比对,把握民间故事中时间线索的特点,是在把握文本特质、明确了“教什么”的基础上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二)在已有经验的启动中寻找教学的生长点

在“品语言、讲故事”这个教学板块,教师出示了一张学习单:

《牛郎织女》学习单

1.文中的这些句子,引发了我继续阅读这个故事的兴趣:

2.我觉得非常有趣的句子是:

3.我觉得描写最精彩的段落是第 自然段,因为

设计这一学习单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探知他对文本语言已有的感知和经验,而这种经验的获得是极为必要的。

教育家杜威曾系统论述过经验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他指出:“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不能指望儿童自身就可以发展出一个宇宙,没有一个东西能够从无中发展出来。”任何教学都必须始于儿童的经验,这样才能激起儿童的内在兴趣,才能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经验的持续生长。因此,在进行教学选择时,学生目前的经验应该成为首要的焦点。使用这张学习单,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了解,起到的是“前测”的作用,以此为生长点,可引领学生去品味、探究,走进语言的深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要有效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概念和认知方式有所了解,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架桥,使学生由“此岸”走向“彼岸”。这样因学定教、顺势而导,才能让教师的教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后测,此后测由两个主问题构成: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民间故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2.请大体讲一讲《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从后测的抽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85.42%的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特点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并乐于表达这样的认识;87.5%的学生能够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66.67%的学生能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的高潮部分。看来,这种以儿童经验为生长点的教学关注了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三)在情境创设中还原语境唤醒语感

1.在学生熟悉的语境中认识修辞的表达规律。

教学片段二:

师:这段语言很有特色。同学们可以轻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啊!”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

生:这些句子中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和下一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是一样的。

师:这种说话的方式有没有让你们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的那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一起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好,现在请大家再来读读这段话,看这段话读起来让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段话读起来很顺口。

生:这段话读起来让我感觉像绕口令一样。

师:用这样的方式来说话,让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联系显得更加紧密了,读起来一气呵成。

…………

上述教学片段中,像这样首尾蝉联的修辞方式,通常称为“顶针”。教师并未直接告知学生这一修辞方式的名称和表达效果,而是通过朗读和引入童谣,使学生意会。

课标规定,关于语法、修辞等知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对于小学生,不必强制要求其掌握修辞术语、语法知识,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理解和运用。教师引用学生熟知的童谣,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语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顶针”这一修辞手法的语言结构和规律,在“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学着讲讲这段话。这是为了避免脱离实际运用、枯燥地讲解知识的定义、机械地进行讲授与操练而进行的教学,其目的是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会和把握“顶针”这一修辞特征。

2.在完整的语境中同时达成语言学习的三种向度。

教学片段三:

师:刚才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文章的高潮部分。我们一起来看第9自然段。有一位同学发现,这一段中出现了很多动词。这一系列动词的使用,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看着文字,去静静地想象、体会。

(《梁祝》片段《抗婚》的旋律响起,学生静静地欣赏与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此时我的心情十分紧张。

生:我就跟牛郎一样,心急如焚。

生:我感觉到时间都停止了。

师:是不是心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生:是的,让我感觉到提心吊胆。

师:同学们,现在就把我们的心情放到这段语言文字当中去,一起来读一读这个令人紧张的场景。

(学生投入地朗读)

师:同学们,这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给我们展现了矛盾的剧烈冲突,同时也把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现在你能用上这些动词来讲一讲这个场景吗?先自己练一练!

…………

教师让学生随着音乐看文字,体会当时的场景,并要求学生运用动词讲一讲这个场景,在学生讲故事时,教师又一次伴着音乐示范讲述,这使学生入情入境,饱含情感地讲述这一部分。

教学中,教师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环境。美国学者肯・古德曼曾指出:“孩子们通过语言学习事物,同时学习了语言本身,以及有关语言的知识。从一开始,语言学习的这三种向度,就在完整的语言情境中同时进行。”为了使学生感悟形象、体验情感,教师让学生通过眼看文字、耳听音乐来想象场景。在这一过程中,文字―读音与文字―意义这两条阅读通路同时发挥作用,使音乐和文字成为唤醒学生联想的重要因素,它们共同将学生引向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文本中所描述的场景在学生脑海中生成并加工,这就还原了故事所创设的语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与此同时,故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连动句式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珍宝,也是一个民族特色所在。针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教师应把握文本特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让其永驻学生的心田,这是我们所有母语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

上一篇:最忆书香少年时 下一篇:诗性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