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进对策

时间:2022-08-11 06:17:07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进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拓展课程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设计;扩展课堂时空;拓展师生关系等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不足

当前,随着各大专院校的扩招力度逐渐加大,现有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增长的步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一名教师平均要教90-100名学生,很多情况下都是40-50名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上课,这样就很难取得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效果。同时,当前的教师队伍主要是以年青人为主,没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这些年青教师中,平常除了自身的本科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如成人教育等其它类型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学时大量超标和教师的超负荷工作,不仅影响了年青教师的进修机会和素质的提高,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生源结构复杂,英语基础教育区域性差异大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应试教育体制的不断影响,使得我国各个地区的英语基础教育存在很明显的不同,从而也造成了各个地区的学生学习英语基础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给高校英语教学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

3、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

目前,在一些高校教学中,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往往出现所教的理论内容和现实相互脱节且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在我国,一直以来对英语教学的投入都很大,然而在最终的效果取得上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做不到学生思想的自由表达和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另外,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的教师为了更多的学生通过考试,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的训练, 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测试、句子结构分析以及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讲解上,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让很多学生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不会用英语和别人交流,在英语技能的运用中能力也很差。

4、缺少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学习英语不仅需要学生的坚持不懈,还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个专项的练习中。在我国各大专院校中,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这些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和真正说英语的时间都很有限。与此同时,在我国的语言环境的阻碍下,学生在课堂之外使用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成了英语语言学习和英语教学很难克服的问题。针对英语语言学习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很多问题,教师要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进行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很多学校还很重视应试教学,还是按照每门课在60分及格的思想方向发展,这种思想会导致英语语言教学无法达到运用的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要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才能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1、进一步拓展课程资源

要想进一步拓展课程资源,首要是教师所具备的教材观。在英语学习中教材是最主要的学习工具,也是英语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源头。作为学生,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可以获取语言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也可以利用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格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课本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 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死钻教材和死记硬背一些参考书。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对教材观的过于重视严重影响和束缚了自己在教学中发挥,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基于此,我们主张用活动教学的思想重新审视和有效利用教材知识。教材能够为学生提供精确的信息和典型的材料,但是教材并不是完美无缺。教学的过程就是有效运用材料知识让学生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在此,对教材我们教师和学生要创造性的使用,不能完全依靠教材和成为其奴隶,要树立把教科书作为学习的“活材料”的正确教材观。除此之外,为了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拓展课程资源,即拓展相关的教学内容。其一,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实际水平以及目前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统观所用教材和自身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并适当增加或减少教材内容,进而形成一个脉络比较清晰、难易程度比较适中以及层次比较分明的知识网络。只有形成了知识网络的整体性,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教学内容;其二,扩展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英语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拓展,给课堂创设一些具有新颖性、时代性、可思性、趣味性以及真实性的教学内容,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主题拓展式教学。另外,还可以通过增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听、说、读、写材料,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现实的材料,这有利于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也证明了,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和人格。

2、拓展课堂教学设计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数都是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程序完成的。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得课堂设计陷于到程序化的状态。另外,传统英语教学还经常重视阅读,而忽视口语练习和英语课外内容和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满足了教师自身的教学安排和上课的规律,但是很难发挥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因此,为了改变这一沉闷乏味的课堂,我们要拓展课堂设计。在课堂设计方案中要重点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设计方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用英语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堂小天地显得很是必要。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增设的“活材料”,并让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够学到语言知识,而且可以对课文进行整体性学习和掌握文章的中旨;另一方面,对学生可以设计一些主题任务给他们,让学生通过表演或模拟对话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还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一个良机。

3、扩展课堂时空

扩展课堂时空也就是突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的模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英语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学习时间,不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室内的教学。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室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补充课堂教学,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终目标。同时,要结合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特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英语方面的不同基础,所以在面对众多学生的课堂教学就难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课外教学活动,将教学活动在课堂之外进行。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英语角,在学校的某个地方创办英语角,定期的组织同学们到英语角来进行学习。或者,我们可以充分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来帮助学生学习,来解答学生的疑惑,来倾听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建议。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并总结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扩展了课堂时空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主、积极、高效的开展英语学习。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方法,并按照适合自身的方式来开展英语学习,在该语言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将“显性”学习链接于“隐性”的语言接触和刺激。

4、拓展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还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咨询者、鼓励者和学习的协助者。因此,我们要拓展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人际环境和氛围。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民主交流,作为教师要敢于走下神圣的讲坛,走进学生中间去,尽量把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发言的空间还给学生,鼓励和激发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学习欲望,给每个学生一个人格发展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师表,在教学中要成为学生尊敬的长者、合作的伙伴、学习讨论的对手和交心的挚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帮助。在课堂中,也取消一些妨碍学生发展的清规戒律,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双边关系。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可以将学习的信息反馈到老师那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教与学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成功活跃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积极配合和有效互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时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机和具有创造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交流热情,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大大提高。另外,还可以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一个宽广、有弹性和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在教学中,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协调者、帮助者和引导者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

[2]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 概要、理论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3]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4]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6]刘润清,吴一安等. 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六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7]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

上一篇: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初探 下一篇:有效发挥大学外语教学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