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背景下大班幼儿彩绘活动内容的选择

时间:2022-08-11 05:17:54

浅谈主题背景下大班幼儿彩绘活动内容的选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纵观以往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包括彩绘活动),大多以传授粗浅的美术技能为主线,内容题材往往服从于学习技能的需要,这样必然导致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而忽视孩子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不可避免地束缚孩子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而在主题背景下,活动的内容大都来自幼儿周围的事物,因此幼儿会非常感兴趣地参与资料收集、观察谈话等活动,从中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如果将主题中获得的有益经验与艺术表现有机整合,那么主题活动将会激发孩子更多、更美好的情感,在提高幼儿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方面也将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加,绘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彩绘活动内容的选择在适应幼儿需要、适合主题开展的基础上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更符合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特点,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内容的选择要努力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组织幼儿开展的活动,应该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其经验和视野。在选择活动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幼儿,只有经常蹲下身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求知欲、表现欲和创造欲不断增强,接受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在选择彩绘活动的内容时,应符合幼儿发展的特征,以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在具体实施彩绘活动计划时,必须做到随时了解幼儿、灵活机动地开展各项活动。

小、中班时,由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可以更多地选择大块面、粗线条的彩绘活动内容,到了大班就应该结合幼儿的发展增加一些具有小细节要求的绘画内容。例如春天到了,幼儿受动画、图书等的影响,有了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愿望,这时教师可以选择用毛笔在瓷砖上彩绘“小蝌蚪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用毛笔中锋画出小蝌蚪细小的尾巴、青蛙妈妈大而鼓的眼睛,因为大班孩子的小肌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够正确使用毛笔来绘画了,而且他们也对动物的一些细节部分有了兴趣,这时的彩绘内容可谓是“适时而发”。又如冬天到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玩雪、玩冰,往往不顾严寒跑到室外找结了冰的地方去跺、去踩、去观察,这时教师不妨顺应孩子的好奇与爱玩天性,引导他们去找一个容器,装上水,晚上放在外面,第二天结成冰后把冰完整地倒出来,再用薄纸糊到冰上,启发孩子们自由想象,在冰柱(冰块、冰球……)上进行彩绘。寒冷的冬天里、枯燥的色调中,孩子们的作品越发显得光彩夺目、美不胜收。这样的活动,他们从不会感到无聊、困难,而是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快乐地挖掘身边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二、内容的选择要切合综合主题教育的目标

既然彩绘活动是在整个主题的背景下开展的,彩绘活动内容的选择就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幼儿艺术方面的发展而与主题相割裂,应该从整个主题出发,与主题目标的要求、相关资源的利用、活动环境的营造等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在彩绘活动中充分运用所获得的各类信息,主动地进行整合,从而创造性地呈现自己的作品。

例如综合主题“中国娃”的开展,主要是让幼儿知道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丰富的物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引导幼儿用歌舞、绘画、朗诵等形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为自己是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感到骄傲,萌发学好本领、长大建设祖国的愿望。结合本主题的开展,可以设计彩绘活动“京剧脸谱”和“新疆帽”。

《京剧脸谱》是在幼儿已具有用油画棒在平面纸上绘画脸谱的基础上开展的。由于京剧脸谱一般色彩鲜艳,线条丰富,教师在为幼儿提供具有一定立体感的空白面具的同时,还准备了各种粗细不同的画笔和各色颜料。彩绘时,由于已经具有平面绘画的技能,幼儿在具有一定立体感的面具上绘画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彩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组织幼儿佩戴面具尝试扮演京剧人物开展表演游戏。而“新疆帽”的彩绘则是在幼儿的手工活动折纸“新疆帽”后开展的,教师指导幼儿折好新疆帽后,在欣赏实物新疆帽的色彩、图案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彩绘新疆帽,最后在学习新疆舞活动后戴上新疆帽进行歌舞表演。在系列的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折折、画画、唱唱、跳跳,进一步感知了新疆民族热情开朗、服饰艳丽、能歌善舞等方面的特点。

类似于“京剧脸谱”和“新疆帽”这样的彩绘活动,内容紧密结合主题目标,与其他领域的活动又相互联系,幼儿通过这样的彩绘活动,既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又进一步达到了主题教育的目标。

三、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幼儿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使孩子们不断形成新的经验,逐步养成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大班孩子正处于求知欲、表现欲、创造欲旺盛的时期,如果开展的活动缺少挑战,可能会让他们兴趣狭窄,目光短浅,缺乏探索精神。因此,在选择彩绘活动时,应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特点,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例如:彩绘“青花瓷”,引导幼儿在白色纸盘上彩绘青花,对大班孩子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青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主流瓷器品种,很早就远渡重洋出口到国外,它的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图案款识种类繁多,乍一看,会觉得让大班孩子画青花简直是异想天开,事实上,经过老师恰当的介绍与引导,大班孩子既能欣赏青花瓷的美,也能创作自己的“青花瓷”。他们会在纸盘底部稍平缓的部位画上主要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然后在纸盘四周运用一些线条、小花纹有规律地进行装饰,而且作品没有一件是重复的,很有美感和童趣。再如“手形彩绘”,需要孩子用左手做出手形,把它想象成如大树、小猫、兔子、斑马等,然后右手握笔将彩绘颜料涂到手形上,形成生动形象的手形彩绘作品。孩子们兴趣高涨,既要动手做手形,又要天马行空地想象,还要临空涂色,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种挑战之中,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手形彩绘出乎意料地活泼、生动,富有创造精神。

四、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幼儿彩绘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有助于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教师要借助更多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创造美,特别应该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不能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不能光凭纸、笔和颜料让幼儿机械地描摹、绘画,不应片面追求孩子作品的所谓“成功”而随意评判孩子作品的优劣。

例如彩绘活动“小篱笆”,教师首先根据游戏的设置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既方便又美观地隔离各游戏区域?再整理大家的讨论结果,发动孩子们收集可乐、雪碧瓶子,把它们洗净装上适量的水后在瓶身上用颜料画上小花、小草图案,然后将瓶子拼搭在一起组成各个游戏区域间的小栅栏。在引导幼儿绘画小花小草时,教师不应过多地规定幼儿一定要画什么样的小花小草,而应该鼓励他们画出各种各样的花草以体现篱笆的多姿多彩。当美观又实用的小栅栏呈现在游戏中时,孩子们的自豪与满足溢于言表。这样的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艺术技能,又装扮了活动环境,还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性,使他们知道废旧物品可以加以合理利用,成为具有美感的艺术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彩绘作品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是幼儿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理解和创造的一种手段,也是孩子心中一颗小小的美的种子,我们应该科学地预设或生成合适的内容,并创造条件培育幼儿心中那些美好的种子,使其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吴春红,昆山市玉山镇北珊湾幼儿园,215300)

上一篇:比比“原创好教案” 下一篇:关于合理划分城市社区管理主体法律权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