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手瓜的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1 03:42:38

浅谈佛手瓜的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佛手瓜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等,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外形像双掌合十的佛手,故名佛手瓜,于上世界初期由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地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佛手瓜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食用方式多样,可以做菜还可以作水果,另外其还可以入药,是一项经济价值很高的种植选择。另外由于佛手瓜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在温度、光照、水分适宜的状况下可以全年生长,单株产量也相对较高,是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品种。我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度、湿度都能满足佛手瓜的生长需求,是我省佛手瓜种植、推广的重要区域。做好佛手瓜的生产技术推广,对于丰富农业产业结构、提升本地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就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佛手瓜的早熟丰产栽培。

关键词:佛手瓜 栽培技术 农业 推广

前言

佛手瓜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据相关数据显示:首先其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3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瓜类,并且热量很低,又是低钠食品,是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的保健蔬菜;并且食用方式多样,可切丝、切片,生食、熟食、烹炒、凉拌、配肉、做汤均可,还可以盐渍酱制;另外还可以入药,中医认为它具有理气和中,疏肝止哎的作用,适宜于消化不良、胸闷气胀、呕吐、肝胃气痛以及气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同时佛手瓜对于种植条件的要求较低,在温度适宜的状况下都可以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佛手瓜在秋季上市,是秋冬季节性蔬菜,但随着人们对于佛手瓜营养价值的逐步认识,市场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佛手瓜的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以便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种植户经济利益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 首先要做好品种选择

佛手瓜的品种较多,有福州古岭合掌瓜、云南佛手瓜、浙江临海佛手瓜、福州白皮佛手瓜、云南白皮佛手瓜等,但总的分为白皮和绿皮两种。相对而言,绿皮种生长势强,蔓粗壮而长,分枝多、结果多,丰产,并能产生块根,瓜形较大而长,上有刚刺,皮色绿或深绿色,单瓜重0.5千克,不过该种类味稍差。白皮种生长势较弱,蔓较细而短,结瓜少,瓜形较圆而小、光滑无刺,皮色白绿,组织致密,味较佳。由于种植面积限制以及市场需求提升的因素,现在种植的基本以绿皮为主。

二、 其次要做好育苗繁殖

育苗是提升佛手瓜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佛手瓜生长的一个基础阶段,育苗的方式、条件直接关系着苗的质量,更关系着将来的产量。传统的育苗观念中,都是将整瓜作为育苗的对象,因为在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没有塑料大棚等设施,农民担心种子会被冻死或者遭遇干旱,所以往往采用整瓜形式的育苗,能够很好的保持种子发育所需的各项营养元素。这种育苗方法成本较高,同时成活率也相对较低。经过笔者的学习发现,“光胚”繁殖其实更能够提升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所谓“光胚”就是在佛手瓜成熟的时候,将其果肉与种皮去掉,只使用种子胚胎进行育苗,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的进行种子的保存,还能够给市场提供更多的果肉,另外还方便运输、拓展种植范围,还能够使种子避免“烂瓜”造成的腐烂或者感染,提升成活率。另外还可以采用茎切段扦插育苗法,即将种瓜提前育苗,培育出用于切段扦插的健壮秧蔓,用秧蔓来进行育苗,这也是减少育苗成本的一个好方法。

三、 再次要做好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佛手瓜早熟丰产的保障,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才能够获得佛手瓜的丰收。田间管理主要包括种苗移植、搭架整枝、水肥管理、害虫防治几点:

移植是佛手瓜培育的关键一环,移植时间的选择、种植土壤的选择、定植穴的大小、穴内营养的布置对于后期的植株生长、产量保证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移植的时间各地都是不同的,由于佛手瓜的生长温度在5℃以上,所以最好选择在春季进行移植;种植土壤的选择就要选择一些择土壤疏松、干爽、排水良好的田块;另外在定植时液压注意,由于佛手瓜的植株较大,所以其生长的穴要大而深,约1m见方,同时也要将挖出的土再填入穴内1/3,以便其早期的根基生长。另外还可以每穴施腐熟优质圈肥200~250kg,并与穴土充分混合均匀,上再铺盖20cm的土壤,用脚踩实。定植时将育苗花盆或塑料袋取下,带土入穴,土地与地平面齐,然后埋土。定植后浇水,促其缓苗。

我们知道,佛手瓜的攀爬能力与生长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单是植株的生长是无法提升产量的,所以我们也要做好搭架整枝,以便植株能够在科学的范围内进行发育、结果,提升产量。所以在前期要及时抹除茎基部的侧芽,每株只保留2~3个子蔓。上架后,不再打侧枝,任其生长,但应注意调整茎蔓伸展方向,使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以便植株能够协调生长。

水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做好水肥管理其实就是为植株的生长在提供营养成分,对于提高植株质量、提升果实产量意义重大。比如我们要认识到佛手瓜的生性以及不同时期的水肥需求,科学的进行补充。比如定植后1个月内主要做好幼苗的覆盖增温,促进生长发育。此期间不追肥,只浇小水。根系迅速发育期,要多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为秋后植株的旺盛生长奠定基础。越夏期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空气湿度,使佛手瓜安全越夏。进入秋季,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明显加快进入旺盛生长期,要肥水猛攻,以使植株地上部分迅速生长发育,多发侧枝,为多开花多结果奠定物质基础。盛花盛果期,日蒸腾量大,需要充分的水肥,水份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可采用叶面喷施氮、磷肥2~3次,或施腐熟的人畜肥。

害虫防治力度对于佛手瓜的产量影响是很大的,虽然佛手瓜的虫害较少,但在栽培不当时亦会有发生。发生较为普遍的有白粉虱、经蜘蛛或其他螨类,因此,对佛手瓜的虫害亦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观察与防治。如有发生,可喷洒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等,均有防治效果。

四、最后要做好采收工作

佛手瓜的采收也是一门学问,一般而言,佛手瓜开花后15~20天果实即可长至200~300克,此时应及时采收上市,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果实的鲜嫩,另外也可以节约养分供应以后的果实膨大。如果只顾产量,采收过晚,果皮的纤维增加,会降低产品质量,也会影响到最大的效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林纬,黎起秦等.佛手瓜育苗方法及丰产栽培技术《中国农学通报》2002第3期.

[2]祝月凯,丛杨.佛手瓜的栽培《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第9期.

上一篇:新时期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建设的思考与... 下一篇:浅谈幼儿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