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电子政务:民为本效率为先

时间:2022-08-11 01:15:34

东软电子政务:民为本效率为先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了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共服务无法快速到位、公共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出现,具体表现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公共安全、义务教育等诸多社会问题暴露得越来越突出。”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政府事业本部徐洪利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采访时说。

徐洪利是东软的一员老将,他曾经带领东软的社保团队,将这一业务从无到有、逐渐做大、做强。从1994年起东软就开始做社保类项目。20年里,东软在电子政务方面的业务范围已扩展到财政、税务、国土住建、工商、民政、交通、媒体、智慧城市、公检法。回顾在电子政务领域摸爬滚打的20年,徐洪利深深感觉到,新技术、新环境给他的团队带来的挑战。“现在,新技术与智能产品不断出现。如云计算、大数据、4G网络、智能终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宽带中国策略,这些都让通过电子政务为社会和老百姓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成为了可能。各级政府正在用新的技术打造更加便民的服务,例如用手机转账、缴费,查询养老、医疗信息等。”

政府在社保系统领域的改变,则更体现了民为本、效率为先的思想。过去的社保系统需要参保单位和个人到行政大厅里排队。大厅里每一个窗口都是专一的职能,如负责登记、负责待遇核定、负责变更处理、负责收缴核定以及负责企业证明、养老保险参保证明等需要在不同窗口办理。这样的设定,不仅长期以来使老百姓的社保办理繁杂苦累,也造成办事大厅人满为患。

“现在的电子政务,已经从过去政府各个部门以‘我’的经办流程、政策、管理为核心,逐渐将重心转变成以服务为核心。比如,社保办理的流程像住酒店结算一样,一个窗口办理入住同时也可以办理结算,也就是一站式管理。不仅如此,参保的单位或者个人还可以在家里用手机通过个人的社保卡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自助维护自己的信息,很多简单的业务不需要跑到大厅现场办理。而就算企业或者老百姓要打一个证明文件,比如招标过程中需要的本地参保证明,现在也可以通过政务大厅里的自助一体机打印。” 徐洪利还强调,对电子政务近些年的新变化,感受最深的就是政府对服务响应的速度和本地化服务能力越来越看重。

据悉,在东软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合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中,当地政府就提出要从各盟市实际情况出发,顺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保障事业发展要求,根据金保工程的建设要求,建设完成全自治区人社信息系统统一的数据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和分析平台。

而在东软承接的山西襄汾“清风丁陶政务服务”项目中,为了快速响应民众诉求,当地政府与东软合作打造了申投诉平台,面向百姓采用“快递式”问政的形式。山西省襄汾县的老百姓无论是想了解办理证照手续的流程,还是对政府工作、对城市建设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在网络上享受“快递式”问政――只需填写咨询或投诉的内容,留下联系方式,由县纪委开设的网络问政平台就会生成一个“单号”,并交由各职能部门进行回复、处理,根据县纪委要求,咨询类信件必须在3日内回复。

目前,东软集团在电子政务领域拥有180个行业细分的解决方案,覆盖政府的9大领域;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分布式研发和交付体系,拥有员工3000人分布在40多个城市;在基本实现电子政务行业的覆盖后,拥有核心客户2000个;并参与了15个主要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目前,我国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努力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公共安全、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这也是软件与信息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新机会。

上一篇:畅捷通“T+平台”意图小企业市场 等 下一篇:IBM携手中网、乐视探索科技体育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