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何不肯吃饭等二则

时间:2022-08-11 12:02:59

宝宝为何不肯吃饭等二则

在儿科门诊工作多年,常会遇到年轻的父母带来二、三岁的幼儿,焦虑地抱怨自己的宝宝不肯吃饭。经详细体检,往往查不到明显的病灶,然而细问病史,则可发现此类幼儿颇受家庭溺爱,生活中营养品常备,且零食不断,所谓的不肯吃饭,其实只是一日三餐时的顿食量减少而已。此种现象,如仅从当时来看,似不足为“病”,但若发展下去,则对儿童的生活习惯乃至身心发育都有一定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因偏食而导致营养不良、体弱贫血、发育迟缓等后果。那么,“宝宝不肯吃饭”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但愿下面的解释能为年轻的父母们排忧解难。

首先从当前小家庭状态来分析,随着家庭经济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普及,家长们对“宝宝”的膳食营养当然是不惜工本的。牛奶、鸡蛋已经过时,“洋参”、“鳖精”已经步入娃娃天地,更有经电视广告带给儿童的形形的“神丹妙药”填底,宝宝哪还有兴问津餐桌上的“粗茶淡饭”?

其次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体中食物的容器――胃,属于一个肌性囊袋,其容量可随囊壁的伸缩而有很大变化。由于“少而精”的所谓“高档食品”服用,使“宝宝”的胃缺乏应有的扩张性刺激,胃容量得不到扩展而始终处于“小胃”状态。只需少量进食即现饱胀感。

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儿童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当今的独生子女,更具不服家长强制的秉性。许多年轻的父母因见宝宝不肯吃饭,恐其捱饿,在餐桌上连哄带骗,甚至威逼强塞地将宝宝喂饱了事。殊不知,如此好心办了坏事,其结果使宝宝谈食色变,更加厌食。

此外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看,家长们对幼儿看得,太死,护得太紧,使幼儿活动太少,体内消耗太少,对食物的需求减少亦为必然。

宝宝不肯吃饭的原由述至此,聪明的家长一定已经悟出些道理,若您的宝宝并非上述原因而厌食,当然需要请医生再作进一步的检查。找出病因及早治疗;若与上述某一原因相符,就不必焦虑,为使宝宝肯吃饭。请您切勿滥用营养补品,尽量减少幼儿的零食数量。一定要养成其按时用膳的习惯。初时,幼儿会因此而捱饿,但要不了几次,小儿自会形成“餐时不吃饱,捱饿无人问”的概念,用膳时食欲便会大增,若再辅以适当的活动量,效果定然更佳。上述方法,付诸于实践的关键是需有让宝宝捱几次饿的“狠心”、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您愿意试试吗?

破译婴儿哭声

士 生

婴儿从出生起似乎就与啼哭有了不解之缘,饿、困、痛时都要啼哭,由于婴儿不会说话,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要求。他们就用特殊的语言――啼跫来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愿望。年轻的父母们若能掌握各种不同的哭声,对了解婴儿的状况是大有好处的。

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一边洪亮地哭,一边左右转动头颈。口中发出短促的“啊-啊-”音,此时如抱起来,头自然转向靠大人身体的一侧,张口或作吸吮动作;如用手轻轻地碰一下婴儿的脸颊,婴儿的嘴会随着你的手指寻找,此时,表示孩子已经饿了,应及时给孩子喂奶。

当婴儿口渴时,哭声不如饥饿时那么洪亮,如常用奶瓶喂水,小儿会头颈不转地吸吮小嘴或张口等待,如不及时喂水,又会再哭一会,停下来再重复以上动作。

当婴儿哭声平坦响亮时,最常见于大小便后未及时撤换尿布或睡眠时被吵醒,以及成人在孩子卧室内吸烟而使婴儿感到难受。

如婴儿的睡眠不足,哭声起初比较低。如果周围有噪音或其他干扰使婴儿不能入睡,哭声渐变大,并连续不断,仿佛委屈万分。需要经常抱着拍打入睡的婴儿。困7想入睡时。只要抱起来,哭声便会停止或变小了。

因疼痛不适而哭闹,哭声持续或反复哭喊。新生儿吃糖过多,喂淀粉类代乳品过多,会造成婴儿腹胀和阵发性腹痛,每到傍晚哭喊一阵,待排气后便可安静入睡。

如果衣服或被褥太厚或太薄,造成婴儿冷热不适。其哭声有节奏而圆润,多无眼泪或少泪,哭闹间隙中精神及面色正常。

如果只有哭的表情,并发出“咳、咳……”的声音,那是婴儿想让大人抱的一种表现。如果这个欲望得不到满足,婴儿会无赖地大哭。哭声可以一阵大一阵小。或哭一阵停一阵,哭声不洪亮,伴有蹬腿、抬头、挺胸等自暴行为。若不理睬他,一会儿哭声便会自然停止。

总之,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判断出孩子为什么会哭。大多数啼哭是由于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不要一哭就抱、就喂、又拍又摇,养成不好的习惯,要认真寻找啼哭的原因,及时解决,婴儿就不会再哭。但也要注意少数疾病引起的啼哭,如用喂奶、喂水、抱起拍打和用玩具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不能止哭,而哭声反而加剧或哭声无力时,需考虑到是否皮肤有擦伤、针刺伤或虫咬等。如哭声有规律地反复发作,且长时间地大声哭闹。则要想到会不会是由疾病引起的,必要时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上一篇:英国红十字会未来的“巡回大使” 下一篇:多胎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