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练习课

时间:2022-08-10 11:57:29

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练习课

在数学练习课中,教师要顺应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充分挖掘练习中的丰富内涵,克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优化教学,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率。作为教师,首先要清楚认识到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好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真正上好一堂数学练习课。

一、练习课的地位

数学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活动,具有巩固知识、反馈评价、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它的课时数应占总课时数的55%以上。可见,练习课在数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练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①备课不充分。教师课前没有深入备课,上课时照本宣科,逐题评讲,没有举一反三,没有补缺补漏。②随意性练习。不少教师布置的练习题重复、单调、杂乱无章,自认为“熟能生巧”,大搞题海战术。这种机械的练习、自以为是的做法,令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③教学方法陈旧。满堂灌,只有老师讲,没有学生练;重结果而轻过程,没有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理解知识、结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练习课的功能和设计缺少全面认识,从而导致练习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数学练习课效果。

三、练习课设计的策略

精心设计是练习课成功的前提。练习的形式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运用,确保练习得有意义,有趣味,有效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要科学。练习课的设计既要符合教学要求,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也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2)设计要有目的。要确保练习的质量,关键就是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题。是针对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概念,还是针对需要掌握的数学方法;是针对必须熟练的技巧,还是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等等,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样,当学生演算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设计要层次分明。练习设计要有“梯度”,应该遵循原则。原则一:要做到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新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原则二:要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的不同要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练习课中来,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4)设计要有趣味性。大约有70%左右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其中不乏许多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练习课的设计不能过于死板,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如题型上可分为填空、选择、判断、解答等;从方式上可分为口述、动手操作、书面练习等综合练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发展,使我们的练习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5)设计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练习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创新性的练习。其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答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封闭式的练习加以改良,使学生有机会从多方面思考,发散思维,使他们由模仿走向创新。

(6)反馈要及时。实践证明,每当学生完成练习后,他们最为关心的是练习结果正确与否,但是这种关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质量,以便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纠正,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7)生活性要强。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加主动。

总之,在数学练习课中,教师要顺应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充分挖掘练习中的丰富内涵,克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优化教学,着力提高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率。

(广东省信宜市茶山镇周小学)

上一篇: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巧妙设计 下一篇:关于营造轻松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