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策略

时间:2022-08-10 11:32:58

浅谈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策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才成就企业,企业造就人才”,是辽河油田“家”文化的人才理念。人是企业的细胞,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造就高素质人才,成为众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成就人才的途径有很多,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就是其中之一,只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留住人才,才能给企业带来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一、激励机制的概念

“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机制是企业制度建设的根本,是企业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保障。由于人的需要、人的动机及满足需要、激发动机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为了实现激励的良性循环,必须建立科学可行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二、激励机制的基本策略

建立和实施激励机制必须遵循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的两个原则,其基本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以物质报酬激励为导向,制定激励性的奖金和福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员工进入油田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和福利。报酬的多少也是对员工付出劳动和智慧多少的一种衡量,同时也是对员工价值的评价。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奖金制度是有效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在公平的前提下,将奖金与绩效挂钩,这样可以把单位绩效与员工利益结合起来,员工在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价值,达到了一种“双赢”的目的。

第二,以采取弹利制度为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创建人文工作环境。弹利制度给予员工选择福利的机会,允许员工把个人需要与所需福利结合起来。另外,企业还把福利与工作年限联系在一起,高年限,高职务的员工更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

二是以成长前途激励为依托,深入挖掘员工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企业要成为选好人、用好人的伯乐,就必须要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员工的才华显露出来,并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第一,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的平台之一,也是企业造就人才的平台之一。以集中培训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建立“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机制,多方位地对员工素质、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员工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形成一支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再一次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二,开展特色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适时组织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比如:让员工在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中发挥技能特长,在读书比赛、征文活动中展示渊博的知识,在演讲比赛、文艺晚会中展现自己的才艺特长等等。给员工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动力,在企业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第三,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要大胆探索和尝试干部选任机制,不断改进干部推荐、考察和选用制度。实行民主推荐制度,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把那些群众信任、作风正派、业绩突出的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后备支持;推行干部考察的公开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考察对象,公开干部业绩,公布考察结果,以实绩、贡献为导向,建立一支能力过硬、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大力提倡竞争上岗制度和干部试用期制度,力求选出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真正确保选人用人的质量。

三是以榜样目标激励为动力,发挥其引路作用,带动队伍建设上水平。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引路作用,也在企业员工中起着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大局出发选好典型,并采取各种形式,联系实际学习和推广典型,使典型深入人心,将典型效应拓展为群体效应和社会效应,抓好典型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在广大员工持久地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

第一,在企业的各个层面选好树好先进典型。如:道德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等;业务类,一专多能、一岗多责、改革创新、服务发展、打假治劣、查办案件等;技术类,技术革新、科研攻关、学术贡献、检验检测等;政务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务工作等。

第二,注重新老典型引领作用的发挥程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环境下,先进典型承担着相对稳定而又基本可靠的正面功能。如何将先进典型的教育、导向、凝聚等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善于用好传统典型。其次还要重视发现和培养身边的新典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先进典型在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激励机制的具体做法和效果分析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注重推行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使“家”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管理”,为全力打造“责任物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下面说几点具体做法和产生的效果:

一是实行千分制考核和季度绩效奖金挂钩的制度,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势变,管理亦变。”企业领导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创建与之相适应的业绩考核制度,并将其与奖金挂钩就是其中之一。公司本着有利于指导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原则,依据实际情况,结合机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各基层队生产特点,对涉及该处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安全环保、队伍建设、教育培训、人事劳资、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有关岗位考核标准进行整理的制度汇编,考核周期为1季度/次,考核之后发放《千分制考核通报》,按照各单位排名调整各单位职工的季度奖金。《千分制考核标准》公平公正,将绩效奖金与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让员工了解到,只要努力按照要求做好每项工作,就会有相应的物质奖励,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同时,也为单位创造了价值。

二是选树先进典型的教育引领作用,推进“责任物业”理念深入人心。宣传一个典型,能够带动一支队伍;学习一个典型,能够推动一项工作。具有行业特点的先进典型引领作用为该处营造了争先创优的氛围。通过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与典型面对面的座谈会、向典型学习心得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向典型学习活动,加强典型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员工学习典型、典型自我对照,形成了先进典型与普通员工的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的氛围,在提升整体员工队伍素质方面起到明显作用,使员工真正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能否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最主要的是态度问题,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打折扣的责任感。

上一篇:大型平台吊装施工与管理分析 下一篇:油气田的工程质量管理与人员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