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多大才安全?

时间:2022-08-10 11:04:54

企业做多大才安全?

固然没有绝对安全的企业,但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动荡的经济环境,适当的规模是必需的。

企业做多大才安全?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这问题“有点傻”;第二次,感觉“有点烦”;第三次,我发觉这问题其实“有点难”。

先说“傻”的那一次。

那是一家小型房地产企业,销售规模不到十个亿,因此只能偏安一隅。资金、人才、产品、市场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管理层,万一拿不到土地或者项目开发失误,资金链就可能断裂,企业就会难以为继。为此,他们特别羡慕万科和万达这样的企业,实力雄厚,遭遇风浪也可以高枕无忧。大家想知道,就算做不到万科万达几百亿的程度,企业做多大才算安全呢?

当时,我正在研究通用汽车的案例,于是根本没走脑子我就回答说:做多大都不安全,你看通用汽车,不只是规模大,战略和管理方面还曾经是全球学习的标杆,现在也经不起金融危机的冲击,死乞白赖地等待政府救援。

当时我的意思是说,企业规模与企业安全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家附近的理发店。只有一位师傅和一个徒弟,因为有稳定的老客户,十几年日子一直过得相当滋润。老板没指望发大财,对未来也无忧无虑。

现在想起来,不只问的傻,答的也傻。固然没有绝对安全的企业,但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动荡的经济环境,适当的规模是必需的。

再说“烦”的那一次。

后来在一家零售企业,又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这家零售企业在区域市场相当有影响力,但是面对沃尔玛和家乐福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企业领导层深感忧虑,他们同样在思考,做到多大,企业才安全。

吸取前一次的教训,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稍微绕了一个弯子。

按照杰克・韦尔奇的说法,“数一数二”的业务才值得做,换句话说,做到行业或者细分市场的前两位,应该就是安全的。

这家企业的CEO显然对这样的回答不满意。他反问到,如果沃尔玛和家乐福占据了前两位,剩下的企业岂不是都没希望了?

我说,希望还是有的,你们只要在这个区域做到“数一数二”,沃尔玛也拿你没有办法,强龙不压地头蛇嘛。当然,除了规模,你需要像沃尔玛的“天天低价”那样,形成你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

CEo仍然不依不饶,他说,你无非是说。企业既要做大又要做强,这个道理我当然明白,但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到底做到多大规模,才算比较安全?

既然“数一数二”他不满意,如果我回答说“你要开100个店,或者做到100个亿”,同样说服不了他。与其被他逼到角落,还不如直接告诉他,我也不知道。这是“比较烦”的那一次。 最后说说“有点难”的这一次。 最近我又碰到了这个问题,任凭我支吾半天,也没把问题说明白。针对这个问题,要弄出一个头绪,还真不容易。

何谓企业安全?许多中小型企业眼看着身边同行的起起伏伏,深感生存之不易,比如创业伙伴散伙就可能直接导致企业死亡,企业赖以生存的一招鲜产品过时、核心客户的需求偏好发生微妙变化、产业政策出现重要调整,都可能使一家企业迅速解体。

所以,我理解企业所关心的“安全”,其实是指企业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突然解体。至于长期而言,企业能做多大多久,那是属于能否长寿的问题,而不是安全的问题。

为了安全,企业必须具备避免突然解体所需的“粘合力”:包括内核粘合力,即核心管理层的稳定与团结;商业伙伴粘合力,如果你的企业规模足够大,你对供应商就极具粘合力,同时由于可以让利给客户,你对客户的粘合力也很强,你的企业就比较安全:政府与社会粘合力,当你的企业规模足以引起政府关注的时候,你就相当安全了。

至此,我们可以尝试着回答“企业做多大才安全”的问题。当企业做到“可以形成稳定的核心团队、可以稳固地粘合商业伙伴、可以得到政府支持”的规模时,就比较安全了。对于房地产和零售企业,这可能意味着100亿,对于教育和服务业可能是10亿,而对于我们家门口的那家理发店,10万元足矣。

上一篇:“刺激退出”下的投资机会 下一篇:万科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