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纺织品整理技术的发展

时间:2022-08-10 10:20:00

浅谈纺织品整理技术的发展

【摘 要】纺织品的化学加工,也称染整加工,是使纺织品成为被消费者接受的商品的极其重要的加工步骤。本文着重探讨一下纺织品整理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纺织品;整理技术;发展

0.引言

纺织品的化学加工,也称染整加工,是使纺织品成为被消费者接受的商品的极其重要的加工步骤。经过化学加工后的纺织品的外观、手感和性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具备了美的吸引力。本文着重探讨一下纺织品整理技术的发展。

1.纺织品整理技术的发展

1.1纳米溶胶涂层技术

Sol-gel技术可以产生含金属氧化物或氧化硅薄膜的透明涂层效果,这为气相金属氧化物层的沉积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在Sol-gel技术中,氧化硅或其他金属氧化物的纳米溶胶是通过醇盐的酸性或碱性水解制备的。所生产的纳米溶胶一般含有金属氧化物(按重量计算)3%~20%,且纳米粒子的直径小于10纳米。纳米粒子的凝聚和聚集将形成一个三维网络结构,经过点涂层、喷雾涂层和连续涂层,在纺织品表面形成含溶剂的溶胶层,再经烘燥和热处理后,去除含干凝胶层的涂层溶剂,形成多孔氧化结构。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进行纳米溶胶改性处理,可以改变涂层的功能性。诸如,采用三烷氧基硅烷基或全氟化烷进行化学改性处理,能产生疏水性或疏油性。更大的分子如染料和生物活性剂用此化学改性后可直接共价结合。物理改性则是通过将助剂均匀地结合和固着在金属氧化基材上,因而可以使用各种能增加纺织品功能性的助剂,以提高耐光牢度、纤维对紫外线的稳定性、耐磨牢度、抗静电性和阻燃性等。目前还有将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用于纤维表面改性,如改变纤维表面的化学性,提高纤维强力,提高整理、涂层中粘合剂键合的耐久性,增强层压和粘合。

1.2发泡涂层技术

发泡涂层技术最近有新的发展。印度最新的研究表明,纺织材料的耐热性主要通过滞留在多孔结构中的大量空气来实现。要提高经聚氯乙烯(PVC)和聚氨基甲酸酯(PU)涂层的纺织品的耐热性,只要在涂层处方中加入某些发泡剂。研究者说,PVC涂层所用的发泡剂比PU涂层更加有效,这是由于发泡剂在PVC涂层中形成更有效的封闭空气层,邻接表面的热损失减少10%~15%。

1.3有机硅整理技术

最佳的含有机硅涂层可使织物的抗撕裂性提高超过50%。有机硅弹性体涂层的柔韧性高,而弹性模量低,在织物撕裂时允许纱线迁移并形成纱束。一般织物的撕破强力总是低于拉伸强力。然而当有涂层后,可使得纱线在扯破延展点上移动,两根或更多的纱线相互推动,形成纱束而显著提高抗撕裂性。有机硅涂层的主要供应商德国威克公司用其他聚合物,如聚氨基甲酸酯或丙烯酸酯对液态有机硅橡胶进行化学改性。有机硅涂层能产生拒水效果,以致纺织品不会吸收太多的水分,以防浸湿效果和重量增加较多。该有机硅橡胶层可滤去阳光中大部分有害的紫外射线,且手感柔软。有机硅涂层现已用于气袋织物、热气球、滑翔伞、大三角帆、帐篷、睡袋,以及许多高性能的运动休闲织物。

1.4防水拒油整理技术

荷叶的表面是一有规则的微结构表面,能够防止液滴浸湿表面。该微结构使液滴和荷叶表面之间藏有空气。荷叶具有天然的自洁作用,即超级防护性。德国西北纺织研究中心正在使用脉冲UV激光产生的潜能,试图模仿这种表面。纤维表面用脉冲UV激光(激发态激光)进行光子表面处理,以产生一个有规则的微米级结构。若在气态或液态活性介质中改性,光子处理能与疏水或疏油整理同时进行。在全氟-4-甲基-2-戊烯存在下,利用辐照,能与末端疏水基键合。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尽可能完善改性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和结合适当的疏水/疏油基团,以获得超级防护性能。这种自洁效果以及使用时所需维护少的特性,在高技术织物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5抗菌整理技术

许多户外用纺织品如帐篷、遮阳伞、遮阳篷和土工布,均要求进行抗菌整理,以防纤维因真菌、细菌、酵母和海藻而引起的破坏,尤其是在细菌和真菌易生长的湿热环境下对织物进行保护。现有的抗菌整理范围很广,与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有:与细胞膜作用、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作用或在芯材中作用。氧化剂诸如乙醛、卤素、过氧化物先攻击微生物的细胞膜,或渗透细胞质,对其酶起作用。脂肪醇作为凝固剂,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质结构不可逆地变性。脱乙酰甲壳素是一种廉价易得的抗菌剂,脱乙酰甲壳质中质子化的氨基能够键合带负电荷的细菌的细胞表面而抑菌。其他化合物,诸如卤化物、异三氮烷过氧化物,作为自由基反应性很高,因为它们含有一个自由电子。季铵化合物、双胍胺和葡糖精朊,表现出特殊的聚阳离子性、多孔性和吸收性能。当应用于纺织纤维时,这些抗菌化学品与微生物的细胞膜结合,使疏油的多糖化物结构断裂,最终导致细胞膜的穿刺和细胞破裂。使用银化合物是由于其络合作用能阻止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然而,银对阴性细菌比阳性细菌更有效,但对真菌则效果较差。

1.6免烫整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舒适、免烫、环保的天然棉纺织品将更受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专家认为,纯棉树脂整理已经广为客户所接受,对于纯棉织物树脂整理要求有质量良好的棉纱,并且需仔细研究织物结构并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只有不断进行工艺研究和改进,推陈出新,赋予织物更优秀的功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使创造的价值实现持续增长。但是一直以来,甲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免烫整理的发展。

1.7负离子整理

织物在自然条件下释放产生负离子,改善织物周围的空气质量,提高织物的性能,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的理念,同时使人感觉处于大自然之中。目前,负离子纺织品的生产方法有三种。一是将负离子材料制成纳米-亚纳米超微粉体,然后加入到化学纤维纺丝液中,可制成负离子化学纤维。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天然纤维。二是将负离子粉体材料做成负离子浆,然后使用黏合剂将其粘附到织物上。该方法的有点是适用于所有的纤维,不足的是影响织物的手感、透气性、吸湿性,所产生负离子的效能可能会下降,特别是在涤纶、锦纶以及羊毛等织物上。三是将纳米负离子无机粉体分散液借助于架桥基和硅氧烷亲水有机整理剂与织物结合,可使被整理织物具有更高的黏附牢度、更好的亲水性、抗静电性、更佳的手感、更优的负离子效果。

1.8微胶囊整理

微胶囊整理技术开始于上世纪,研究工作者一直在积极地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纺织行业,以期望赋予织物一些更新的功能,提高产品的档次。比如,美国太空署为登月计划而研发的outlast纤维,用其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功能。随着人们对功能纺织品的认识不断加深,微胶囊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广泛采用,可以赋予纺织品抗菌、抗紫外、香味以及一些特殊功能,与已有技术相比,不仅可以获得各种常规的功能整理效果,而且可以利用其缓释和隔离性能,获得传统功能整理无法比拟的耐久性,从而大大提高其附加值。

2.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广大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印染产品品种、质量、风格和功能性的要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切实加强纺织品的整理技术,使纺织品整理工艺向多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新霞.现代生物技术在纺织业中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08.05.

上一篇:探讨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系统 下一篇:汽车驾驶节油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