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

时间:2022-08-10 10:19:16

浅谈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与初中语文教学

“一根粉笔、一支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语文教学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课堂,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充实而又有效。下面谈谈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

一、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总能给学生以兴趣。”教师们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

二、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有利于节约教学投资,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从网上下载了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三、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有利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注意到教学情境设置的重要性。平日的课堂上,我们一般常用美丽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引导其进入理想的学习情境。如果我们能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中来,则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因为多媒体能将出色的声像效果展示给学生,容易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春》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欣赏春的美景。再如,学习《黄河颂》。课前,孩子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黄河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课堂上学生眼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伴随着雄壮昂扬的旋律,高声诵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飞翔。

四、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开阔视野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如在进行语文综合活动《戏曲大舞台》的教学过程中,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去网上、报刊杂志上搜集,或采取现场观察、采访有经验者等方式,探究什么是戏曲?戏曲在我国的形成?厦门的地方戏曲有什么剧种?在什么地方表演?有什么特色?有哪些著名剧目等。围绕着一个大主题“辐射”出来的许多小问题展开专题性研究。计算机网络为学生开展这种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一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利于学生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是信息的多样性需要学生去判断、选择、归纳、整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探究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人生,引向历史,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在探究中纵横开拓,开阔视野,使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

总之,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他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教育的潮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善于用它去点燃孩子们的兴趣,去铸就学生的灵魂。

上一篇: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维护与优化的探索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