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旅游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8-10 05:36:12

十三五旅游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1引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新常态的火爆、众创时代的热潮“、互联网+”的风浪等,必将需要一批高素质、创新型、高技术等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为贯彻落实国家“515”战略,明确提出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举措,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7月下发“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实施方案,为提升科研型和实践型旅游人才质量注入强心剂[1]。就河北省而言,旅游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硬件建设等方面明显提升,但总体而言,河北省旅游高校教育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人才培养质量仍然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旅游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作出及时调整。本研究在对河北省旅游高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家发展战略背景,融合知名旅游高校多方面经验,为河北省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指明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

2河北省旅游高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据初步统计,目前开设旅游相关专业高校有43所,本科院校23所,高职高专20所。位于石家庄市院校15所,保定市7所,秦皇岛6所,唐山5所,沧州和廊坊3所,承德2所,张家口和邯郸各1所。通过选取河北省43所旅游高等院校,结合实地调研以及网络数据的搜索整理,旅游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成为凸显的问题,本研究从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科研水平、社会实践、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对河北省目前的旅游高校教育现状以及问题进行系统说明。

2.1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引进力度略小

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具有很强的优势,燕山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相对拥有合理的梯队结构,燕山大学目前拥有专业教师17名,其中5名教授,拥有博士学位教师4名,毕业学校均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985”院校,尚有4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5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专任教师11名,拥有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有7人,达专任教师总数的63.7%;拥有中级职称的有4人,达专任教师总数的36.3%。专科院校中,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旅游管理教研室、旅游英语教研室、旅游日语教研室共有教师19名,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部分教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具有较强实力的旅游院校。本科院校相对而言对教师学历、科研情况等要求严格,但是河北省目前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并且缺乏教学名师,教师出身背景许多均不是旅游相关专业。此外,近几年人才引进力度逐渐降低,从2015年最新招聘信息中获悉,仅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唐山师范学院、邯郸学院招聘旅游相关教师,仅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招聘学期专业课教师。招聘数量的大大缩减与目前高校教师基本饱和的状态有关,但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是提升旅游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2.2培养模式雷同,学科定位特色单一

教学管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培养方向和就业质量。近几年,部分高校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教学活动、教学大纲设置、教学课程中理论课和实践课等相关内容进行改革。燕山大学在CDIO基础上,创新型的进行教改活动,并开始执行新的教学方案;河北师范大学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新任教师试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教学信息反馈等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较好;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尝试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强调专业特色和专业技能;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分为订单式培养和非订单式培养两种模式,订单班学费由企业垫付,学生上学期间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劳务费冲抵学费,毕业之后到定向单位就业等。但是,从目前43所旅游高校信息获悉,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和院系归属仍然呈现混乱的局面。院系归属有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与科学工程系、财经系、园林与旅游学院、历史系、管理工程系、文法系、资源管理系、商务管理系、学前教育系等,院系设置客观上模糊了旅游相关专业的定位,进而影响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等。部分院校专业设置多种,比如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划分为旅行社管理系、旅游外语系、酒店管理系和旅游管理系,专业分为室外旅游、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旅游英语、旅游日语、休闲服务与管理、运动休闲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将近20个专业。多种专业设置可以培养具有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才,但是专业之间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是值得关注的。针对智慧旅游如火如荼的发展,部分院校重新划分专业方向,比如燕京理工学院依托于京津优势,将旅游管理专业划分为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化管理、邮轮经济与管理等方向,以迎合目前的市场需求。整体而言,专业定位仍然模糊,学科培养缺乏特色。

2.3科研水平较低,旅游教育品牌模糊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外文相关数据库进行整体搜索,科研成果相对较弱。本科院校教师在影响力较高领域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文章,但是在国内核心期刊质量层次不齐、数量分布不均匀,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以国际会议论文为主。少数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较多,但是大部分教师课题项目仍然以厅局级和校级项目支撑为主。项目经费的缺乏,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本科高校教师继续深一步进行研究。专科教师论文成果基本聚集在普通期刊范围内,项目支撑甚少,这与专科院校本身学术氛围以及培养方向等因素是有关联的。此外,在全国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学校品牌,目前虽然燕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是河北省目前唯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且是唯一拥有MTA招生资格的学校。但是,河北省整体旅游教育品牌影响力亟需提升。

2.4实践单位相似,国际合作范围狭小

部分学校在相关部门资金的支持下,校内实训实验室正在趋于完善,建立客房模拟实验室、餐厅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茶艺模拟实验室等,但是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实训室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效果比较显著,大多数院校已与省内以及北京、广州等地酒店、旅行社、景区等相关单位签署协议,通过在星级酒店、旅行社等相关部门实习,提前灌输学生实习认知能力,有利于指导今后择业方向。通过调研发现,旅游高校合作单位以酒店、景区、旅行社为主,并且以基层岗位为主。从学生就业方向而言,就业层次低、社会认可度低、薪酬回报低、发展空间局限等问题,导致行业流失率极高,逐渐导致行业就业率降低的趋势。在2014年教育部的15个最难就业专业,其中就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此外,尽管2012年国家重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旅游管理从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并划分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客观上似乎是增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但是实际上却缩减了旅游相关专业就业范围。院校之间国际化合作范围局限,部分院校逐渐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国外院校进行合作,逐构国际化专业教学。比如沧州师范学院历史系设置中美合作酒店管理专业,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设置国际班和中加班,国际班就业方向主要是港澳以及境外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中加班主要是与加拿大拉萨尔学院合作举办酒店管理教育项目,学习期满3年后,可申请升入拉萨尔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协议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其他院校与国际接轨不是很明显。

2.5信息资源局限,学术交流渠道短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通过图书馆新建与提升,部分本科院校改变了以往文献资料获取不便利、图书资源不丰富的现状。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各个高校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许多信息获取并不是很便利,图书馆书籍陈列比较陈旧或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等,导致教师以及学生错过行业交流等相关信息,许多高校校园网并没有完全覆盖。此外,由于经费、学科重视度等原因,许多高校极少参加行业领域内全国性会议,参加专业相关国际会议的机会甚少。渠道的短缺与信息的闭塞,客观上阻碍了旅游相关专业进一步地前进与发展。

3“十三五”河北省旅游高校发展改进策略

“十三五”是旅游业发展转型和提升旅游人才质量的关键期,随着国际化合作的加深,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地,河北省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亟需作出战略行动,一方面是提升河北省旅游人才能力,拓宽旅游人才就业范围,另一方面又是在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为服务地方经济和区域效益贡献力量。

3.1提升师资力量水平,合理布局梯队结构

相关部门应该给予经费的支持,鼓励在校教师继续深造,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倡导其到著名旅游高校或者知名企业进行深入学习和考察,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并通过“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开阔教师国际化视野。此外,通过合理调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等,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相关高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可以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尝试邀请行业知名学者进校举办相关学术讲座,要多与地方高校进行合作交流,积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行的举措。

3.2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凸显专业定位

调整专业方向设置,扩大高层次旅游研究人才、旅游规划策划人才、旅游信息化人才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模;明确解析旅游人才素质能力结构,找准专业定位,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即专科院校要鼓励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本科院校要重点培育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旅游新业态不断植入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创业,支持大学毕业生返乡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要结合时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可以到其他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可以借鉴像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这种模式,将旅游相关课程更多地以在线课程形式呈现,并将传统课堂教学和新型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共同推进在线旅游教育的发展。

3.3鼓励科研项目申报,辐射高校品牌效应

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申请课题项目,教师之间要公开透明地就申请课题项目进行分享,共商课题意见和建议,申请课题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会的方式向中青年学者传授经验和举措,形成和谐的科研氛围和团队。并且在注重科研成果的同时,学生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将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2]。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高校之间可以结盟,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以及行业协会等有效结合,通力打造河北省旅游教育品牌,形成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共促河北旅游教育更稳更快的发展。

3.4提高实践单位档次,力促国际交流局势

改变传统合作基层单位不只局限在酒店、景区和旅行社这些基层岗位,还可以与旅游规划公司、旅游在线网站等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提升实践教学档次,关注实践效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增强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其他技术能力。并逐渐形成课堂操作——观摩考察——岗位实习——校内模拟仿真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的实践体系[3]。尤其是设置旅游规划策划方向的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增强学生制图能力,比如熟练掌握Photoshop、CAD、3dsmax、CorelDRAW等制图软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此外,尝试与国际接轨,搭建国家合作交流的良好平台,通过与境外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在增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外语语言能力。

3.5拓宽资源共享渠道,开阔学术沟通视野

鼓励在校师生多参加与行业相关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比如由北京联合大学举办的“《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旅游科学年会”等,并鼓励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素质大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4],比如“移动互联+旅游创意”全国大学生创意大赛等赛事。2015年,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选派代表队制作的智慧旅游创新项目“智慧酒店便捷入住解决方案”,在全国70支决赛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这说明河北省旅游高校有能力有实力在平台上展示专业技能。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以及行业竞赛增加不同区域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触及教师学术前沿专题,激发学生创业创新动机。此外,针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层次学生,提倡通过学术论坛等方式加强区域间沟通交流。

4结语

旅游人才培养任务任重道远,河北省在高度重视旅游高校建设的基础上,应着力构建可持续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在国家相关部门资金扶持和政策引领下,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做出行动,迎合目前市场就业人才需求,相关旅游企业更应该主动地履行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通过国家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的通力配合,群策群力,共促河北旅游高校教育向前发展,唱响河北旅游教育品牌。

作者:舒波 翟燕霞 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医院工作中病案信息技术论文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和小微企业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