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造环境下的管理模式成熟度分析

时间:2022-08-10 04:57:57

新型制造环境下的管理模式成熟度分析

[摘要]随着企业创造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应从技术层面转变到管理层面。同时,在考虑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主体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决策。管理模式成熟度越高,企业对制造资源要素就控制得越好,企业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就越明显。因此,企业应准确地把握管理模式成熟度的等级,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模式;制造资源要素;成熟度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4-0097-04

管理模式是管理科学中一个经典而富有挑战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当前,面对全球竞争、动态市场和技术创新等诸多挑战,管理模式又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这些研究却处在一个各自为阵的阶段,导致人们对管理模式概念界定不清,一定程度上也误导了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为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管理模式有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制造环境下管理模式理论体系的新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成组技术(GT)、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准时生产制(JIT)等[1],以及80年代后期的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等管理模式的研究重点在于技术应用[2],以及管理形式与方法的创新上,都是将人、技术和组织看作是构成管理模式的三大制造资源,这容易使企业进入制造技术决策论的误区。实际上,在新型制造系统中,仅仅考虑人、技术和组织这三大制造资源要素是不够的,另外还要考虑信息资源以及更深层次、更广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非技术性资源。针对这种现象,国内许多学者对管理模式的概念作了界定[3],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关于管理模式的定义也有多种描述,从而导致人们对管理模式界定不清;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研究都没有从更深层次去把握管理模式的本质特性及其形成机理,没有考虑新型制造环境下企业制造资源要素的集成方式及其对管理模式的限制和影响。

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管理模式显得不再适宜。在改进现有管理模式时,有些企业没有与自身的文化、理念、制度、机制等因素相结合,过于强调技术因素,盲目采用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或管理模式(如ERP、CMR、e-Business等),结果这些先进的制造技术或管理模式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那么,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最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这就存在一个管理模式的适宜性或成熟度的评价问题。

二、企业管理模式有关理论创新

(一)管理模式概念的重新界定

企业的制造资源要素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资源要素角度来看,企业内、外各种资源都应纳入管理范畴,即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而且还包括企业外部对企业制造过程产生限制或影响的各种资源。从管理要素角度看,在传统的管理活动中,人、财、物是基本资源要素。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基本要素的性质不断演化更新的同时,还有各种新的资源要素大量涌现,并且各种资源要素的重要性权重也相继发生转变,资源管理要素的范围更加广泛。从人、财、物到信息、组织、制度、理念、文化、知识等资源都成为管理模式的要素,即涵盖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要素;从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角度来看,制造资源不仅涉及到管理技术本身,而且涉及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如JIT、CIMS、MRPⅡ、BPR等。

上述制造资源要素除了具有目的性、主体行为性、非线性、整体性、互补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动态可变性、协同性、创新性等新特征[4]。我们将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要素通过集成形成的统一体称为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不仅反映了集成要素之间物质、信息的交换关系,也反映了集成要素之间能量的互换关系。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管理模式的支撑基础,它决定着管理模式的基本特性与形态、应用层次及范围。这是管理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石和逻辑出发点,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管理模式的本质,从而为构建管理模式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管理模式的生成方式分析

制造资源要素的特征决定了其集成方式是各种各样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

在新型制造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重点已经从技术层面转变到管理层面,依照制造资源要素的主体行为选择管理模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1.互补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互补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指各资源要素之间以功能互补为基础形成集合体,并由此形成管理模式。当某一资源要素的优势(或劣势)恰恰是另一资源要素的劣势(或优势),双方集成可实现优势互补。如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目的的企业与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等),企业为了增加优势通过兼并形成的企业集团或合资经营企业,企业为了利用外部资源实施的业务外包或动态联盟等形式都是以互补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管理模式。

2.互惠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互惠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指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资源要素的功能,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供给与需求为主要方式,建立管理模式。这种形式主要有: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网络协作关系、供应链关系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在互惠型模式中,由于各种制造资源的性质不同以及管理行为主体拥有信息量的差异,有可能会导致互惠型模式出现两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即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对称型能真正实现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因而是一种稳定的合作模式,而非对称型则是一种不稳定的合作模式。

3.协同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及管理模式

协同型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指为了改善各资源要素的功能,经过聚合重组,形成相互交流、浑然一体、协同一致的整体性集成功能,以实现管理集成体功能倍增和突变。在协同型模式中,各制造资源要素所表现出的特征与要素体系的整体特征一致。例如,以节拍和工序同期化形成的流水生产机制,就是一种最典型的、高度协同的生产运作方式。其中,各加工设备所表现出的特征已不再是其本身的特征,而是流水线的整体特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90年代后出现的最具竞争力的管理模式,它是对传统流水生产和单件生产方式的综合集成,既具有高度的协同效应,同时又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另外,还有企业重组、流程再造等都是这一模式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的体现。

由此可见,管理模式与企业制造资源要素的集成方式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制造资源要素的每一种集成形式下,都会有几种可供选择的管理模式或制造技术。制造资源要素的不同集成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由此可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同问题。

三、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评价方法创新

(一)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的评价方法选择

有关成熟度方面的理论,最早是1957年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在其名著《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论[5];著名管理学家何塞(P.Hersey)和布兰查德(K.H.Blanchard)将该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的情景[6]。到了198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首次将标准化大批量流水生产模式引入到软件服务业,并提出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7]。目前,该模型经过改进已被陆续应用在软件、系统工程以及采购方面,成为业界流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方法,以及国际间的软件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软件生产流程标准的评估模式。

由于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的人员、技术、组织、信息、文化、环境等制造资源要素的智力生产过程,与员工的工作过程、软件的实施过程一样,管理模式的实施也可以通过成熟的实施过程,可验证的努力而得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可以将已有的成熟度理论与方法移植到管理模式成熟度的分析与评价之中。加快管理模式成熟度相关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扩展SW-CMM的应用领域,弥补管理模式成熟度理论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奠定每个管理模式级别下持续改进的基准面,进而优化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神经网络――企业管理模式。

(二)企业管理模式成熟度的评价模型

任何企业在成长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8],伴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管理模式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逐步演进的发展轨迹。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Adizes)教授将这种演进过程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加以描述[9],并且指出当企业沿着其生命周期的轨迹发生变化时,会遵从一种可预知的管理模式。为了准确地选择和评价这种管理模式,我们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来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模式成熟度级别。为此,要定义每个级别的关键过程域(标识达到某个成熟级别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公共特征(指出了一个关键过程域的实现范围、结构要求和实施内容)和关键实践(描述了应该“做什么”)等具体内容。并以此提出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模型(见图),由图可知,管理模式的成熟度由低级到高级可确定为五个等级,它们分别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可定义级、可管理级和可优化级。管理模式成熟度越高,企业对制造资源要素就控制得越好,企业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就越明显。

不同等级的管理模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初始级管理模式。企业处于发展初期,多种管理模式并存,但又缺乏核心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处于混乱状态;(2)可重复级管理模式。它是对原有成功管理经验的放射和扩大,表现为企业的业务流程达到了制度化、可重复的程度。企业的管理方法也被重复使用到相似化的业务情景中,但是有可能会因为没有规矩的重复而出现混乱;(3)可定义级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标准化、一致性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目标、任务和流程等都已经文档化、标准化,对企业的各项主要活动领域预先进行了定义,并在经营战略的统领下协调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4)可管理级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可量化、可预测的管理模式。质量、数量、成本和进度等可以用详细的测量手段和方法进行控制且容易被员工理解。企业可以借助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的成熟魅力,合理支配各项资源,对组织架构、管理技术和业务流程等进行强有力的掌控;(5)可优化级管理模式。企业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能够通过调整经营战略,提升管理理念,重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企业组织架构和引入先进管理技术来优化生产、采购、人员等关键资源的利用程度;能够“自发”地发现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不断改进,从而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制造资源要素体系是管理模式的支撑基础,是深入研究管理模式生成机理的基石和逻辑出发点。

2.企业管理模式与制造资源要素体系的特征有关。在技术决策主导下,企业一般是按制造资源要素所处的层次或功能构建管理模式。随着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模式应从技术层面转变到组织管理层面,在考虑制造资源要素体系主体行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决策。

3.企业管理模式的成熟度可以分为不同等级,据此可以评估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路径和等级,帮助企业持续改进,向较高一级管理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

[1] [澳]Gordon Boyce & Simon Ville.现代商务管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美]约瑟夫・派恩.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马洪,孙肖清.经济与管理大词典[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8.

[4] 海峰.管理集成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 杰弗瑞・克雷默.杰克韦尔奇领导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6] 杰夫里・普费弗.求势于人―释放员工能量、实现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杨一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8] [美]Sharon・M・Oster.现代竞争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美]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上一篇:税收筹划的理论探讨 下一篇:长三角地区引进外资水平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