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的预算成本

时间:2022-08-10 04:48:38

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的预算成本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从而节约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所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共同目标。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未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致使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低下,削弱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此,施工企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预算;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预算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内。

一、建筑施工中的预算成本分析

1.1预算成本的分析方法

项目施工工程的成本分析要遵循对比分析的原则。项目的施工预算成本分析要注重成本形成原因,同时也要对成本形成原因在工程施工时的影响进行分析,因此,进行预算成本分析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只有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才能及时的找出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对症下药。本文采用指标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检查计划的具体完成情况,分析成本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挖掘出可以开发的内部潜力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用、通俗易懂以及便于掌握等特点,所以在预算分析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时要确保各个技术经济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进行对比分析时,检查目标计划的具体完成情况,仔细分析影响工程计划完成的主要原因和促进工程计划顺利完成的积极因素,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时,需要对计划本身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质量状况的良好。

1.2 预算成本的分析内容

1.2.1 合同预算。即中标预算,是工程项目的收入凭据。在合同预算时,要对合同预算的细节做好全方位的把握,防止合同预算中的漏洞,并且合同双方要进行严格的合同签订程序。

1.2.2 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是以施工工序为研究对象,用于施工企业内部核算,主要计算工料用量和直接费,编制依据是施工定额;具有项目多、划分细等特点。施工成本包括人、材、机和管理费,如能控制好这些因素就会有效控制预算成本。

施工图预算是以分部分项为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使用省统一预算定额,其费用由人、材、机、措施费、管理费、规费、利润和税金组成。规费和税金为不可竞争性费用,只有挖掘前5五项费用的潜力,才能有效控制预算成本。因此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2.3 计划成本。计划成本的预算基本上是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导计划进行汇总之后形成的一种预算,是一种施工前和施工中对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的一种控制指标。在计划成本预算的编制过程之中要注意计划成本预算的范围,不能突破整体的施工预算,如果成本预算控制不能达标,也要将其严格规定在中标预算之内。

1.2.4 实际成本对比。实际成本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消耗的汇总。在实际成本的发生进行过程之中,坚持实时对比的原则,用计划成本与详细成本进行对比,要将实际成本的发生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同时要确保记录资料的完备性和真实性。

二、加强建筑施工预算成本有效控制的措施

2.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

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思想的管理,要让员工认识到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也只有每一个项目员工努力承担起相关成本管理责任,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整体性目标实现。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之中要坚持以下的具体做法:在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既定利润之下,通过加强市场的预测分析和提高企业内部性挖掘来制定项目的目标成本,然后,通过对项目的目标成本分解让成本控制细化,从而达到成本的控制。在进行目标成本分解的这一过程之中,要确保成本管理的由上而下、逐级分析、纵横交错的金字塔模式来进行,要把建筑商、机械材料供应商等一系列外部环境情况与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结合起来,要做到各个部门的协调合理,分工明确,要依靠项目工程的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来取得项目成本管理的胜利。

2.2对项目的动态成本实行严格的监管

项目工程的动态成本监管的基础着力于项目工程目标成本的确定。而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之中,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往往按照开发制定的进度的不同阶段而始终处于一种动态调整状态。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阶段来进行成本分析估算,要着重注意收益性方面,要从收益性方面加强对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同时要随着研究方案的不断深入,要将研究分析的目标成本细化,在主题施工工程结构图的预算得到确定之后,再做最后的确认工作。将目标成本和项目工程的动态成本之间的动态性差异进行分析是项目工程动态成本监管的核心。目标成本与动态成本之间的差异性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预测待发生成本、全项目工程动态表的绘制、全部产品成本的动态类型表的绘制、各种产品类型动态成本与目标之间的比较。

2.3加强施工中的造价控制

2.3.1严控制材料成本。严控制材料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是严格控制材料的价格。在购入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坚决实行买价控制,在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材料购入价格的最低化。其次是材料用量的严格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杜绝施工材料浪费的情况,坚决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同时,对于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材料使用数量的、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新工艺、新技术尤其是新材料,应该大胆引入使用。

2.3.2严格控制人员费用支出。首先是,对于施工企业的职工要实行定岗定编制度,依照工程工期来进行人工费用的有效控制。其次是,对于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雇佣的农民工和零时工,建议实行富有弹性的灵活编制,根据工程量的发展进程来有效控制费用的支出。

2.3.3严格机械设备管理。正确选配和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既要用活、用足企业内部机械,又要充分利用当地机械市场时间上的灵活性和地理上的优越性。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做到责任到人,保证和延长机械的正常使用寿命,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2.3.4提高索赔意识,强化索赔工作。索赔是相对降低成本的措施,从施工一开始,就要收集施工中保存的各种与合同有关的资料,如施工日记、来往信函,气象资料、会议纪要、备忘录等,为索赔提供详尽的证明材料,利用业主变更设计图纸、增减工作量、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发生了应由业主承担的风险等时机,及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提高索赔效果。

结语

总之,控制预算成本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管理措施,运用和掌握好这几项措施对控制成本至关重要。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工程预算更是衡量整个工程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关键参考依据。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非常有必要强化预算管理,以便能够合理确定工程的造价;与此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力度,力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参考文献

[1]赵青涛.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及管理问题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12,(8)

[2]刘利军.建筑施工的预算成本和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2)

[3]周建虎.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浅谈[J].甘肃科技纵横,2010

上一篇:探讨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渗漏问题及防治 下一篇:功果桥水电站主厂房顶拱掉块处理